“乡村送考”公益讲座走进乐陵一中
做完“白日梦”果然轻松多了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心理咨询师正在给学生做示范进行身体放松。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5月11日讯(记者 王明婧) 11日,本报与德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举办的“乡村送考”公益讲座走进乐陵一中。在现场,心理咨询师戚月燕为高三学子做了心理意象放松,不少同学直呼“轻松多了。”
  讲座开始,在心理咨询师戚月燕和张丽萍的示范下,全体参会学生起立,互相为对方按摩头部、肩膀和背部,事先进行身体上的放松。戚月燕说,适度紧张是考前最佳状态,达到理想状态要学会适度放松,如降低预期值,让理想与现实更加贴近,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高三11班的班主任铁勇说,他一直想告诫同学们,在临近高考的情况下,降低理想预期不是否定自己,而是让自己更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高考。
  “‘不紧张’和‘轻松点儿’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但带给我们的心理效果是不一样的。”戚月燕说,按照心理规律,越要求自己不能干什么的时候,事情就越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对此,戚月燕当场做了一个小实验,让学生们不准看鞋子,结果有不少学生对他们的鞋子感到好奇。戚月燕建议考前的学子们,尝试将消极词汇转换成积极词汇,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安慰自己不要紧张时,可以说“放轻松点儿”。
  “这片碧蓝的湖水就是你自己,你的烦恼和焦虑就是涟漪,慢慢的涟漪不见了,湖水平静了……”在现场,戚月燕为高三学子做了心理意象放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选取最舒服的坐姿,闭上眼睛幻想走在原始森林的小路上,看到森林后面的空地上有一大片碧蓝的湖水,躺在水边的石头上欣赏远处的雪山、水边的草地以及这片湖水。高三11班的邓雪静说,这个实验像做白日梦一样,让她的心和大脑放空,感受美好的事情,做完以后感觉轻松多了。
  “乡村送考”公益讲座是本报联合德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推出的公益助考活动,为考前学子缓解心理压力,其他高中如有需要,可拨打新闻热线2600000。随着中考的临近,有意愿的初中学校也可以和我们联系,本报将邀请专家上门为考生答疑解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