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检察院开展“五进两服务”落实教育实践活动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通讯员 党崇启 徐汝利) “进乡村、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服务民生、服务经济”。成武县检察院在开展“五进两服务”活动中,方便群众实现司法诉求、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基层发展方面努力当好“六大员”。
  提高群众认知度,当好法律“宣传员”。针对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不了解的现状,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院党组分组带头,深入到南鲁、汶上、伯乐等各个乡镇,走上街道,走入农村,通过在人群集中的农贸市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单、办宣传栏、发放检民联系卡等形式,大力宣传检察工作的职责。现已累计开展法制宣传16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检民联系卡500多张,受理群众咨询100余人次,解答各类法律疑难问题120余个,接访群众36人次,提高了检察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为大走访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融入农村接地气,当好生活“服务员”。依托基层检察室贴近基层、贴近民生、贴近群众的有利条件,检察干警积极变上访为下访,开展巡访活动。定期带案下访,深入到群众中间,主动听取群众诉求;坚持有案办案,无案宣传,现场接待、办理群众的来信来访,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坚持以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为突破口,配合控申、预防等业务部门送法下基层,通过走访慰问,积极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对生活上确有困难的群众进行帮扶,真正让老百姓体会到检察干警的为民、务实。
  创新社会管理,当好群众“指导员”。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参与到矛盾纠纷的排查研判、重点部位的治安整治、重点人群的监督管控工作当中。与信访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的信访动态。平均每周抽出1天进村入户走访,与村民亲切交谈,了解情况并进行法律指导。结合各村实际需求,协助行政村整章建制,并通过每位干警一本工作日志、一本民情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走访内容。
  探索化解新方法,当好百姓“调解员”。为促进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大调解”工作机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深入基层、化解矛盾的资源优势和职能作用,与控申、民行等部门配合,初步尝试开展民行、申诉调解工作,成功化解了一宗有关杨某宅基地的信访积案。采取大排查、大调处和法律咨询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化解群众矛盾、排查治安隐患、解疑答惑、疏导情绪,引导合法合理处理矛盾纠纷,共上门提供法律服务65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90人次,切实把调解、和解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分级组建联络点,当好信息“联络员”。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院建立的“检察室、联络点、联络员”检察网络工作体系投入运行。每个乡镇各设一个信息联络点,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信息联络员,颁发联络员聘书。把印有检察工作职责、举报电话、QQ号、邮箱、微信、微博以及办公地址的1000余张联系卡发放到联络员手中,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联席会议、联络员座谈会。通过联络员在群众和检察院之间架起连心桥,充分发挥了“联系群众桥梁”作用。
  推行廉政文化教育,当好基层“廉政教员”。组织各乡镇机关干部、各村村支部书记或主任1200多人参观各派驻检察室预防职务犯罪展厅接受廉政文化教育。通过检察人员讲解、观看案例图片展览、观看教育片等方式近距离接受警示教育。为增强警示教育效果,联合预防局把预防课堂设在检察室,为参观成员上职务犯罪预防课,结合近年来查办农村职务犯罪的具体情况,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等易发多发领域入手,以案释法,深刻剖析犯罪的原因和危害。广大参观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教育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社会交往关系,始终绷紧预防职务犯罪这根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