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医院东院区急诊部护士长位兰玲:
生命前线的“白衣天使”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立医院急诊部护士长位兰玲。
  位兰玲正在查看患者的病情。
  从事临床护理30年,位兰玲始终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
   本报记者 董海蕊
  她是患者心中的亲人,她是外籍病患口中的“中国天使”,她还是同事们的“领头雁”……她就是市立医院东院区急诊部护士长位兰玲,一位坚守在救治生命最前沿的“白衣天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30年,位兰玲始终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大爱无疆、永不言弃的南丁格尔精神,她是生命的“庇护所”,是生命的“守护神”。
“大姐,你就是我爸和 我们全家的恩人!”
  2012年3月,28岁的小伙子马克俊因患脑瘤,住进市立医院东院急诊部。马克俊身高一米八以上,病床不够长,急诊部专门为其加长了病床。因为病情严重,小伙子身上插满了各种急救管,活动十分困难,位兰玲就带领护士天天为他翻身擦洗,没让他生过一点褥疮。病人大小便失禁,位兰玲也及时清理干净,从未皱过眉头。病人家中生活比较困难,急诊部的护士更是将他的一日三餐包了下来……当年8月,马克俊经抢救无效病逝。但马克俊的母亲在悲痛之余对急诊部的护士们充满感激。“我没有遗憾,医院的医生护士尽力啦,位护士长和急诊室的护士们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着他,想到的、做到的,都比我这做母亲的还要周到。”马克俊的母亲说。
  东院急诊部每年也会遇到许多三无患者,位兰玲和她的护理团队都会给他们同样的关怀、同样的爱。
  急症部曾经接收过一位三无病人,来院时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口吐白沫,全身瘦骨嶙峋,还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异味。经检查,病人颅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需要马上手术,可病人没有亲属签字,没有资金担保,甚至没有名字,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怎没办?“马上准备手术,责任我来承担!”还是位兰玲坚定的声音。由于抢救及时,病人转危为安了,可这位神志不清、病情危重又无家属陪护病人的护理工作,完全落到了护士们的身上。位兰玲没有丝毫的嫌弃,给与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按时翻身、口腔护理、眼部护理、会阴擦洗、擦拭身体……几天后,当病人的家属赶到医院时,激动的热泪盈眶,病人的儿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拉着位兰玲的手哽咽地说:“大姐,你就是我爸和我们全家的恩人!”
“你们,是上帝派来 守护生命的中国天使!”
  市立医院东院地处青岛东部最繁华地段,涉外单位多、国际性活动多,经常会有外籍患者。
  2005年夏天,120急救车将一位溺水的韩国儿童送到急诊部。这名11岁的韩国男孩在游泳时发生溺水,进入抢救室时已神志不清,全身青紫、冰凉,呼吸微弱,心跳减慢,护士们以最快的速度为患者开通了静脉通路,吸氧、保暖、心电监护等急救处置。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可由于男孩过度肥胖,气管插管极易失败。危急关头,位兰玲挺身而出,开放气道,送管拔导丝,一气呵成,一次成功,顺利连接呼吸机,很快患者的面色由青紫慢慢转成了红润。随后,经过六个小时的全力抢救,男孩终于转危为安。
  2008年夏天,奥帆赛期间,意大利籍随队医师科拉迪奥在场馆里协助训练时,突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急救中心将其送到急诊部时,心跳已经停止,意识丧失,必须紧急抢救,刻不容缓。关键时刻,位兰玲临危不乱,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抢救,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胸外按压、建立双静脉通路、强心针、升压剂准确、快速地进入了患者的静脉……病人心跳终于逐渐恢复,为进一步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康复后,科拉迪奥拉着位兰玲的手说:“现在,我的意大利生命已经结束,我的中国生命诞生了。你们是上帝派来守护生命的中国天使,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急诊部以急危重症抢救工作为主,压力大,风险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护理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
  2000年,位兰玲开始担任东院急诊部护士长,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急诊护理技术,不仅熟练掌握了气管插管、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应用等各项急救技术,还创新使用斜体位气管插管,既为抢救危重、猝死患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又大大提高了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2012年,她还自行研发出一种新型治疗盘,并获得国家技术专利。位兰玲先后撰写并在省级以上重点医学学术刊物发表护理技术和管理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学术专著二部,并带领团队创建了“绿色生命加油站”的服务品牌,她个人先后荣获首届山东省百佳护士、青岛市巾帼建功岗位能手、青岛市优秀护士、青岛市“李桂美式好护士”突出奉献奖、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窗口行业十大笑脸”等荣誉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使身边的年轻护士快速成长,像她一样成为响当当的技术能人,位兰玲还制定专门的急诊护理培训计划,鼓励和督促护士们加强业务学习和在职医学继续教育,带领护士开展护理科研。在她的带领下,东院急诊部成为全国巾帼文明建功岗,护士们先后获得山东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青岛市职工技能大赛第一名,青岛市急救护理大赛一等奖,并连续四届获得院青年护士技术比武四连冠,连续多年获青年护士比武优秀组织奖。
  在同事眼中,位兰玲不仅是工作上的“领头雁”,在生活中还是她们的知心大姐姐。急诊部的夜班最累,很多人患上了胃病,位兰玲对这些“小事”想得非常周全,她会为所有上夜班的医护人员订一份快餐,会为每个过生日的人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
头雁先飞,造就一流护理团队
“一枝独秀”背后的 “满园春色”
  位兰玲的成功离不开市立医院对护理工作的常抓不懈和培养。该院把推进护理专科发展与提供国际化标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了医院的专业化护理、高标准服务。同时,该院加大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并于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山东省仅10家医院获此殊荣)。目前,该院有7个护理专业获得省专业护士培训基地资质,为全省各大医院实训专科护士50余人。
  在重视专科护士培训的同时,该院还注重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实行了专科护士A、B、C分级管理制。获国家级、省级专科护士资质证书定为A级专科护士,获市级专科护士培训资质证书定为B级专科护士,获院内专科护理学组资质证书定为C级专科护士,并界定了各级专科护士详细的工作职责和专业要求,推行院内专科护士网络护理会诊制。近几年,该院还加快了与世界顶尖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使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国际化的医疗护理服务。2013年至今,该院先后派出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8人赴美国RUSK康复院、韩国延世大学、新加坡、台湾等地的顶级医疗机构进行为期一个月至三个月的学习交流,使市立医院能够站在国际标准的医疗平台上,为市民提供国际化标准的医疗护理服务。
  为提高护理管理效能,该院还积极进行管理创新,率先实行了护理部区域主任负责制。自2011年始,推行了科室护士长目标责任制,由院长与护士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优质护理服务、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培训管理、科研教学、绩效考核等32个量化指标,纳入护士长的管理目标考核,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管理效能。完善的护士培养机制,使得医院近5年无重大护理事故发生,成为患者信得过的大型综合医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