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都在准备高考,他拿出半年圆梦
高三生借两万元造出轻型飞机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日,泰安二中科技节开幕,高三19班的吕振斐自制的一架超轻型战士固定翼飞机在校园展示,吸引了老师和学生们的目光。历时半年,在紧张的高三学习阶段,他一边参加体育高考,一边东拼西凑和同学朋友借钱造飞机,终于在高考前圆梦,父母也开始默许点头:“儿子,你真棒!”
  造出一架小飞机
欠下近两万元债

  10日,在泰安二中校园里,高三19班的吕振斐坐在他自制的飞机上。飞机翼展8.2米,机长4米,高2.1米。这架轻型飞机是他半年造出来的,同学们一起围着看,吕振斐说,按照理论值,这架飞机已可以飞行,“等我高考完后,就找个合适的地方试飞,现在我正在用模拟器学习。”
  吕振斐手指头上缠着创可贴,一双手布满裂痕和厚厚茧子,一个手指甲还渗着紫色淤血,怎么看也不像20岁孩子的手,“我造飞机的时候都是些粗活,安螺旋桨的时候不小心压了一下。”
  为造飞机受了很多苦,不过心里还是挺高兴,为了能买齐飞机配件,这半年吕振斐借了同学及朋友近两万块。
  好朋友薛旭说,这是吕振斐的梦想,“缺钱买配件,当他跟我说时,我连想都没想就借给他了。”
  吕振斐说,在别人眼里,买回一堆破铜烂铁造飞机,别人一定以为他是疯子,可是他的朋友却不这么认为。
  在一张账单上,是吕振斐记下的账单,任希鹏:1500;陈安然:800……同学们和朋友们拿出攒下的零花钱,每隔一两个月就会为他凑钱,他也向朋友许诺,等到高考前把飞机造出来,如今,这个梦实现了。
爸妈都是农村人
不愿看他瞎鼓捣

  吕振斐上初一那年,他有了第一架遥控飞机,这使他兴奋不已,对每一个部件都很好奇,平时经常会看到农民自造飞机成功飞行等新闻,那时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造一架飞机。
  上初二那年,第一次把这个想法说给家长听,可农村长大的家长怎么也想不通,只是告诉他,“好好学习!别胡思乱想!”“中国这么多能人,轮不到你!”“整天飞机飞机!能吃?”“你自己弄去吧,我不给你钱!”
  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吕振斐只能偷偷地启动筹资计划,当时他的爸爸有一辆废旧摩托车。吕建仓说,“从初二起儿子就开始打摩托车主意,想把发动机拆了造飞机用,我一直没同意,他几乎天天和我要。”
  等到高三那年,吕振斐凑够造飞机所用的钱,最艰难时,他每晚只吃两个烧饼。
  眼看吕振斐上了高三,一心只想着造飞机,怕一直想耽误学习,索性同意了他的要求,一起开始帮儿子。
一台发动机
来回换两次

  吕振斐买的飞机配件几乎遍布全国,造飞机也完全是自学,坐在电脑前查资料,学习飞机知识,有时一坐就是一天,晚上做梦都在天空飞。他说:“一有时间就研究飞机,知道飞机不仅只有翅膀这么简单,机翼不仅只是一边弧形一边平直,飞机的重心不是数学几何中那样垂线交点,也知道了什么是升阻比,什么叫升力公式,要想使一架飞机起飞需要多大马力,还知道不一定只有会转的才叫发动机。”
  造这架“振飞1号”,最曲折的就是买发动机,“我买的第一台机子是长轴输出的,有45马力左右,到货后找人去改装。结果查出来两个高压包其中一个不打火,后来查了查,是点火出了问题。这台机子用的是白金点火方式,不稳定。然后发回去换来另一台,但线圈也有毛病,老熄火。那时候我爹和我生了好几天闷气。”
  第三台发动机就是飞机现在用的那台,是吕建仓亲自坐车去河北换回来的。吕振斐说:“这台发动机有30公斤,我爹上下车都背着,现在想起来,心里都酸酸的,后来他一直很支持我。”
  10日,吕建仓和董丽萍在校园内看儿子的展示,天下起雨,原本两天的展示只展了半天,两人一起帮着拆卸运送飞机。董丽萍说,看到儿子造出飞机,心里很为儿子高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