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捐髓救父,我们捐款帮你
13岁少年孝行感动潍坊,全校千余家长为其募捐21万元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潍坊文华国际学校的学生正在帮忙清点家长的捐款。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211158.4元,这是截至12日下午,张坤昊一家获得的捐款数额。
  半个月来,这个年仅13岁的男孩在北京北大肿瘤医院,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患有恶性淋巴疾病的爸爸。而在潍坊,一场规模宏大的“捐款总动员”也随之展开。在张坤昊就读的潍坊文华国际学校,34个班的1000多名家长已经参与进来。
本报记者 庄文石                                
他为爸爸带来重生的希望
  张坤昊就读于潍坊文华国际学校初一17班。去年10月,他的爸爸不幸患上恶性淋巴疾病,由于病情严重,从潍坊转到北京北大肿瘤医院,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骨髓移植。在姑姑配型失败后,挽救爸爸的希望落在了张坤昊身上。
  4月15日,张坤昊赴京进行配型。为了提取造血干细胞,有时候要一次性抽走600毫升血,一次又一次的抽血让张坤昊有些吃不消,他开始头晕、出虚汗。但见爸爸时,他总是隔着无菌舱玻璃,比划着手势,有说有笑。
  10天后,配型成功的消息给这个家庭带来重生的希望。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随之而来的巨额医疗费,又让全家陷入忧愁。
  作为张坤昊的班主任,于露一直关注着这个家庭。她知道,手术费和后续治疗费需要100多万元,对张坤昊一家来说,这无异于天文数字。

班主任发出第一条求助微信
  在4月23日的班会上,于露第一次向同学们透露了张坤昊去北京为父捐髓的消息。同一天,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第一条求援微信。
  “朋友们,这是真实的故事,就是我班的学生……我恳请看到此微信的各位朋友、同学、亲人,为了这个坚强的孩子做出一些努力,谢谢各位了!”随着这条微信的扩散,许多人自发为张坤昊献爱心,几天就捐款5300多元。
  初一17班的家长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被张坤昊的坚强和孝顺所感动。4月24日晚,在17班家委会会长王新秀组织下,全班家长和班主任于露坐到一起,发出了第一份募捐倡议书。次日一早,家长们便将11876元善款交到了于露手中。
  令17班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募捐行动很快从班级扩展到年级,又从年级扩散到全校。

34个班的家长全部参与
  4月27日,初一级部家委会会长陈乐现和另一位家长商定发动更大规模的募捐活动。次日,募捐动员令被发到初一级部的家委会QQ群中。
  4月28日起,初一级部有16个班陆续展开募捐。初二级部的18个班则在5月7日加入进来。
  5月8日下午,做财务工作的学生家长刘玉玲来到学校接收捐款,当天下午就收到32508.5元,到9日上午11点半,有17个班募集的善款到位,共计90482.1元。1个小时后,这笔钱就打到了张坤昊一家的银行账户上。
  为了保证善款能够接受社会监督,初二级部每一位捐款的家长都拿到了印有“工商专用”的收据,每一笔捐款都有当事人孩子的签名和家委会监督人员的现场签名。
  截至12日下午,根据于露的统计,除去前期汇走的90482.1元,初一级部的家长共募捐102375.3元,学校先期拨付5000元爱心基金,致善者联谊会捐款6301元,还有微信朋友圈的朋友们捐款7000元,捐款总额已达211158.4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