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美丽乡村示范村(社区)有了“硬杠杠”
村民对环境满意率需超九成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2日讯(记者 支倩倩) 今年初,在章丘市三级干部会议上绘出了章丘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列出了章丘美丽乡村建设时间表。今明两年重点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每年评出30个市级示范村(社区)、120个镇级示范村(社区)。 
  经过近半年的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要怎么才算达标,美丽乡村该怎么推进建设?为此,章丘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章丘市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标准》和《章丘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社区)达标标准(暂行)》,指导大家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一个村庄或社区要想成为章丘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社区),必须要满足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增长率≥10%;街巷硬化率、净化率均≥95%;村内河道、沟渠、水塘整治率≥90%;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服务主体对农户覆盖率不低于60%;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90%;自来水入户率>98%,水质达标等30条“硬杠杠”。 
  据悉,从今年开始,章丘市财政每年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奖补资金,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城乡环卫一体化等专项资金,共同构成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按照“渠道不变、集中投放、各记其功”的原则,引导各部门将现代农业建设、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村集体增收、乡村旅游、农户改厕、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富民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向美丽乡村倾斜集聚。各镇(街道)要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实行部门和企业包村、强村帮扶弱村、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联系村制度。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通过村企结对、院校乡村结对、城乡共建产业基地、捐资捐助等多种有效方式,引导城市资本、工商资本、村集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广大农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投工投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到2015年底,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城镇驻地村、特色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35%以上的保留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到2020年,85%以上的保留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