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辛苦,但能救人很自豪
护士节当天,记者体验男护士一天的“紧凑”生活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120救护车上,李晓飞一边电话联系患者的家人,一边观察患者的情况。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本报记者 宋佳

  又一辆救护车呼啸着穿过城市。车外的人看到的只是一辆响着警报的车,车内人看到的是一条可能凋零的生命……5月12日护士节当天,记者跟随毓璜顶医院急诊护士李晓飞,体验他们的急救生活。
  一夜急诊脚跑肿
下班穿鞋都挤脚

  12日早晨9点,毓璜顶医院急诊室是一片繁忙,“今天值二线本来会稍显轻松,但仍是忙得脚都来不及沾地。”急诊室护士李晓飞步伐匆匆,边走边甩下一句话就自顾自地忙着抢救病号。直到上午10点多,李晓飞才稍有片刻的闲暇。
  在很多人看来,在医院当护士是个非常体面的工作,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李晓飞说,在急诊有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全夜班,上完一套有2天假期,然后不停地循环着,这种异于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有时会形成无形的压力。
  “我们上夜班的当天都是要上班的。”李晓飞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形容工作的辛苦劳累。“下全夜班后,由于跑了一晚上,第二天下班脚肿得都穿不进去鞋。”李晓飞说。
  李晓飞的家住在芝罘区惠安小区附近,下夜班后都是坐公交车回去,“坐过站”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了。坐43路公交车回家,应该也就10分钟就到家了,也就是在这10分钟的时间里,李晓飞就会昏睡过去。
  “有一次,直到43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一位下车的老人摇醒了正在酣睡的我说,‘小伙子,都终点站了,快醒醒’。”李晓飞说,即便很辛苦,仍然很享受冲锋一线、抢救病人的感觉。
面对逝去的生命
无言内心的打击

  面对采访,李晓飞显得有些腼腆,每当遇到急诊病人,彰显出来的则是男人细心又刚强、临危不乱的一面。采访中,求救铃声几次响起,他边大步走着,边用手机联系求救电话,了解事发地点、病情、指导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
  12日中午12点左右,鲁东大学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突然倒在返回宿舍的路上,剧烈抽搐,待120急救赶到时,女大学生情况已基本稳定,所有医护人员紧张的心情暂得放松。
  细心的李晓飞发现,该名学生的皮肤没有血色,且内眼睑发白,建议急速返回医院。就在车上还能和李晓飞交谈的女学生,在救护车刚返回医院的时候,再次发生抽搐,几分钟后,心跳、呼吸骤停。
  李晓飞边通知急诊室边护送着女生往急诊室赶,把自己在急救车上了解的情况向医生们复述,并忙着配合输液、给氧等工作。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女学生被转入重症ICU。“情况很不好,即便恢复也会有严重的并发症。”李晓飞深深地叹了口气。
  急诊抢救中,经常有无力回天的情况,虽然都是竭力抢救,但是每条逝去的生命对李晓飞来说都是打击。“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更让人感到心痛。”李晓飞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