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纠纷多,民警勤当“和事佬”
北大西街派出所所长吴寿鹏带领民警苦练“调解”本领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健

  北大西街派出所辖区内有烟台人心中的两个标志性地点:南洪街和毓璜顶医院,人员流动性大、纠纷多成了两个地方的突出矛盾。对此,北大西街派出所所长吴寿鹏采取一系列方案,在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安全感的同时,增强派出所民警的业务能力。
医院警情
占了六七成

  “北大西街派出所的辖区面积并不大,北到大悦城,南到毓璜顶医院,东到西南河路,西到海港路,辖区内有烟台人心中的两个标志性地点南洪街和毓璜顶医院。”吴寿鹏说,一听到南洪街,不少市民肯定会觉得这里人多繁乱肯定琐事也多,“事实上尽管每天的客流量很大,但南洪街的治安状况却相对稳定。”
  南洪街的事儿不多,派出所的警情就都往医院跑了。“打个比方说,民警每天要出警10次,有六七次是去毓璜顶医院的,医患矛盾、床位之争、医院内失窃,有时甚至拿药、停车这些小事也能引起大矛盾。”
  “一般来说去医院的人可能是看病,可能是探望病号,心情都不轻松,甚至可能很脆弱,一旦引发矛盾,调解十分困难。”吴寿鹏说,北大西街派出所内只有6名外勤民警,两人一个班,由于医院方面警情多,两人大部分时间都靠在医院周边。
调解一个纠纷案
得花上小半天

  “所里最不缺的就是纠纷类警情,平均每天要接警出警10余次,纠纷类的能占一半。”吴寿鹏说,纠纷类出警有个特点,耗时长。“比如说失窃、求助之类的,民警了解清楚案情就行,处理纠纷可没那么简单,遇上双方都较真的,民警靠上一上午、一天都有可能。”
  “前两天还发生一起打车的纠纷,一个醉汉打车回家,因为的哥没给他送到目的地就不给车费,司机不服,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就闹到派出所来了。”吴寿鹏说,为了处理这个案件,两位值班民警一直调解到下半夜3点多,“调解矛盾纠纷成了所里民警必备的素质。”
  据了解,在去年吴寿鹏出任北大西街派出所所长之前,辖区内居民对于派出所的满意度并不高,“由于纠纷太多,这对民警的耐心、服务态度是个极大的考验,有些时候民警过于疲劳可能对群众的服务态度有欠缺,这是我们一个亟需改进的方面。”
  “群众对于民警的评价,主要从户籍窗口体现出来,去年年底开始我们派出所重新启动了‘争创美丽窗口’意见薄,群众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都可以向我们提出,现在看来,满意的呼声越来越高。”吴寿鹏告诉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