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本土新锐画家带来“海文化”的多元美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莹

  10日,由烟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烟台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向度——当代青年画家五人展”在烟台文化中心艺术馆展厅隆重开幕,该展览将持续到21日。12日,本报记者走近展览背后,与大家一同分享参展作品与五位作家的独特之处。
画—— 在“海文化”视域下呈现多元审美交集
  日前,在烟台文化中心艺术馆展出的,由景禹朝、杜小同、厉国军、张纯彦和张京刚五位年青画家携手展出的“向度——当代青年画家五人展”,以中、西绘画“混搭”的展出模式引起了烟台市民们的注意。
  烟台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说,谈到山海烟台,一定会提到“海文化”,烟台的“海文化”源于广阔的视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开放性与混融性的特点。本次参展的五位画家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海文化”视域与情景下的精神集结。
  曾获中央美术学院王嘉廉油画奖学金和日本冈松家族油画奖学金的景禹朝,是土生土长的烟台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艺术硕士的杜小同,现为鲁东大学教授;龙口籍画家厉国军画得一手美轮美奂的风景画;1982年出生的张纯彦是烟台画院创作部的副主任;烟台画院画家张京刚的作品更是多次入选全国和省美展。
  五位画家以烟台这座海滨城市为圆心,汇聚在一起,通过他们新锐的个性语言与鲜活的当代图式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多元的审美交集。
画家—— 他们是烟台本土的中坚力量
  烟台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黑强说,在筹谋“向度——当代青年画家五人展”之初,就剑指“代表烟台本土中坚力量”的目标。
  景禹朝、杜小同、厉国军、张纯彦和张京刚,均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之后。五位画家虽同源于烟台的“海文化”,但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却别具风格。
  景禹朝的绘画一直注重以个人的生命体验切入形象图式,在消解物象形而下叙事的焦灼中,建构出富有形而上意蕴的精神成像。杜小同的“灰度”水墨,让我们在人与水交互的“景观”中获识生命在场的玄思。
  厉国军的写生不是对自然空洞地截取,而是精神自我与自然化合,在这种主体间性的交互中发现大美之道。张纯彦的绘画意向旨在从中国传统绘画语系中寻找富于形式扩张的元素,体现出以新的视觉经验诠释传统的学术视野。张京刚的水墨同样注重视觉形式上的探索体现画家在中西绘画比较视野下而形成的绘画意念与表现欲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