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
融化伤痛是我的幸福
2014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保温箱旁,护士正在照顾因黄疸多照射蓝光的早产儿。
  产科病房内,护士正在为新生儿脐带消毒。
  男护士黄飞工作四年了,正在和他的“朋友”聊天。
  护士站,一名护士正在配药。
     文/片 记者 李军 通讯员 张绪江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护士服……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全副武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本报记者走进牧琳爱中美友好医院,融入护士群体,感受“白衣天使”光环背后护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小伙子黄飞是神经病房的一名护士,高高大大,一脸阳光,他是病区的“香饽饽”,人人都抢着和他搭班。“力气大,为患者翻身、过床等工作中,他能照顾着女孩子。”和他一起值班的女护士笑着说。男护士成了香饽饽,有的医院希望多招一些“男丁”,男护士耐力持久,精力充沛,心理应急能力比一般年轻女护士强,且能熬夜,倒班适应性强,天生对机器敏感,运用起仪器来更加自如。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护理工作精细而重要,并且危险性,劳动强度都很大,有时还会遭受一些不理解的病人指责,令护士们常感到身心俱疲。当记者询问护士们对自己从事职业有何看法时,一名工作了几年的护士只是淡淡一笑,而另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实习护士说:“在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时,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但当辛勤工作却遭遇病人无端责骂时,我也觉得很委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