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科学读解中国传统文化DNA
——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与东亚研究终身教授彭凯平
2014年05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彭凯平
   □采访人:特约记者 麓雪
  麓:彭老师您好!我从维基百科看到,您是世界文化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您和您的老师、同行一起,试图用行为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开创了一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至今您已经做了20年文化科学的研究,今天请您从文化心理学、文化科学的角度,谈谈中国传统文化。 
  彭:1989年1月,我去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后来申请博士学位。那一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颁布了一个200万美金的大奖,在美国开展文化科学的研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倡导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的问题。很久以来,文化一直是文学、哲学、艺术等,大量的是以思辨的方式来研究。美国一直进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痛感缺少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的多元性。我和我的一个美国同学,是最早拿到这个奖的研究生,密歇根大学成为美国文化心理学的发源地。我能参与其中,可能因为当时我已经26岁了,在北大担任过4年讲师,已经有了一些科研和社会的经历,加上中国文化的背景,也正是多元文化研究者需要的。
  儒、释、道三大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这三个方面对世界文化的突破和贡献是巨大的。今天的文化觉醒,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分析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能因意识形态、个人的偏见而人云亦云。首先我们来看儒教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1.儒教文化强调“关系”。我们总以为“关系”是一个模糊的、人情的概念,其实它是人类进化历史选择出来的天性。人类进化保持这么长久的优势,就是在“关系”中互相帮助、理解、体贴和同情。在天敌面前,只有在团体、群体中的人才能保留下来。越是团结的民族和团体,越能生存下去。由人类竞争中的这种“集体主义”、“团体主义”,中国文化的儒教就开始了。
  2.人类进化的一个优势,叫做“学习”。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就是学习能力特别强,而且是间接学习能力特别强,读书、听说,学习他人积累的经验,形成传承。动物只能体验式地一次性学习。儒教强调老师的作用和地位,有学习、有传承,就有文化的生成,这是优势,就像犹太文化几千年不倒,爱学习、会学习,是一种文化优势。
  3.儒教以德为先,是一种竞争优势。现代心理学发现,帮助、同情、理解,是一种比野蛮、贪婪、自私、残暴更具竞争力的文化。对人的生命更有意义的是,人在做善事时,幸福、快乐、长寿,做善事的人比不做善事的人平均要幸福7倍以上。当然,我们也一定要意识到,“道德”一定要有一个度,以“道德”的名义去迫害他人,就是不道德。所以,我们在解读中国文化的道德时不能“泛道德”。   
  麓:您的跨文化心理研究、积极心理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的推广,都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认可。您的很多外国学生、同事都说您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儒士。当您26岁从北大访学去美国,“三观”已经形成。带着一个中国人成熟的文化架构,去接触西方文化,并进行文化研究,您是怎样看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差异与共同性?
  彭:就我个人来说,我只是在国外学习了西方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做学问、搞研究的风格和技巧,中国文化的基因仍保留在我的血脉里。我从小就在岳阳楼下长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我影响至深。无论走到哪里,这种文化情怀深深影响着我。我认为这种价值观也应该是人类普世价值的一部分,是应该也能够和世界文化的潮流融为一体的。文化差异的撞击,并没有影响自己保留民族文化的自信。因为,差异和共同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体现、相互衬托的关系。人有共同的心理特性,才有文化的差异。爱国主义是人类的天性,它是和我们的自尊、健康密切相关的。不接受自己民族文化的DNA,怎么能接纳自我?正是因为我们要追随自己民族的认同,追随自己的文化、语言,提升自己民族的地位和价值,我们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我们人类爱自己的共同文化。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提倡文化的包容、多元。今天我们更要有文化开放的心态、文化多元的态度和睁开眼看世界、看自己的胸怀。文化心理学最初研究的意义,反映了美国人希望领导世界的心态。他们知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元,光用美国人的方式去理解和管理世界是不可能的,他们要去了解文化多元的本质,以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打通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先驱提倡睁开眼睛看世界,看见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人家的优点和缺点,洞悉原因、方法和目的。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复兴一定要破除传统文化教育的老路,要文理交融、中西合璧,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偏执的、宗教的形式之下,带着文化拯救的心态,对社会、对人性、对融入世界文化的多元化,都会是不利的。
  麓:从中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到中国,在您的人生和学术中,您有没有经历文化的震撼与裂变?
  彭:其实,从我去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无时不在文化差异的撞击中。20多年前我到美国的第一天,飞机晚点,来接我的竟然是一个特别有名的心理学家。他开一辆破车,告诉我准备来接我的中国同学今晚有课,所以他来接我,并开车送我到住处,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样子。那天“平等意识”对我冲击特别大。我16岁在北大读书时,他访问我们学校,在校长、院长们的簇拥之下,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只有从电视上看他的份儿。“平等意识”是中国文化里没有、西方文化中很平常的精神。西方社会不是没有等级,而是骨子里的精神贵族对他人的尊重,这种尊重不分职位和地位。我以一个学者的理性看到,美国的政府官员、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平等意识,确实比我们这里的很多人要强。虽然没有必要去颂扬,但这种差距是明显的。还有对“知识”的认识,我们中国人认为“知识”是增长才干的工具。其实除此之外,它更重要的是启迪我们的心智,是一种行动、一种体验和生活方式。读书是快乐的,而我们现在的读书因为强烈的功利目的性,成了痛苦的。我个人体验到的这种撞击,让我产生强烈的责任感:用科学、理性、严谨的态度,去弘扬发展中国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世界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新的表现形式,才会有包容开放的文化自信。我现在做的研究就是把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融汇到心理学中。比如,通过一个心理学的“幸福手环”,来体现“诚意正心”、“心心相印”,用科学的手段,创造出丰富多彩、与时俱进的民族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