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大工程让行船翻越水脊
2014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S型河道:   减缓水流对河道堤岸的冲击力
     济宁汶上县南旺镇是三千里运河的制高点。自古道“水往低处流”,运河行船怎能攀越南旺水脊?300年前,民间水利专家硬是想出办法,建造了可与都江堰水利枢纽相媲美的戴村坝和南旺分水枢纽,让运河行船如履平湖。遗憾的是,随着这段运河干涸,这项运河之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水利工程,如今已失去了本来功能。

本报特派记者 张榕博 乔显佳 发自济宁                  
民间水利专家巧计解难题
  在泰安东平县东南,屹立着由五座坝体组合而成的大坝群,这就是戴村坝水利工程。而在其南部的汶上县南旺镇也有一个水利工程,称作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很难想象,几百年前的工匠便是通过这两个工程,将“船越水脊”这种违背地心引力的难题解决。
  在大运河全盛期间,戴村坝像水中的挡板一样,利用河水重力和冲量,将水源丰沛的大汶河水,通过组合坝的拦截、导流,引入地势低于戴村坝的南旺,而南旺位于整个大运河——会通河的制高点上,引汶济运,利用运河上一系列的船闸,调节每段运河的水位,便可使得南来北往的船只如履平地。
  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是一名民间水利专家,名叫白英。他不仅建议修建了这个工程,还在小汶河流向大运河的交汇处,巧设分水口,将来水南北分流,实现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目标。白英因此功劳被朝廷奉为永济神。乾隆下江南时曾称赞:“地脊原来南北分,老人能识果超群。”

大运河也有“交通灯”“超速道”
  据悉,昔日从地势低洼的天津杨柳青出发,经济宁南旺到扬州城,运河全线水位高程差达35米,且地势时高时低,运河人民便想到了利用湖泊、河流与水闸,配合大坝存续河水,保障航运。
  在阳谷县张秋镇运河荆口段,有一个以闸命名的村庄,名为上闸村。上闸村的闸口目前已废弃,成了一座小桥。但在整个运河山东段,分布着几百道类似的船闸。聊城市运河博物馆馆长陈清义说,船闸的作用就是帮助船只从低处通过“走台阶”的方式通向高处。
  “闸门一般有十几条木板,船开时木板一条一条打开,再一条一条放下,船就从一个水位升降到另一个水位。”汶上县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说,仅在南旺周边的船闸就多达48处。“船闸适时闭合,作用就像今天的红绿灯。”聊城大学教授李德楠说。
  此外,为了保证行船稳定,船闸周围还会修建水柜、月河等辅助设施。其中,被称为船闸旁“超速道”的月河,有着船多放船、水多放水的功能。“由于河道狭窄,停船往往造成河道拥堵,于是绕着闸口修一条河道,就像超速道一样,不经停的船只便可顺利通过了。”专家解释说。

运河干涸,高科技工程成摆设
  不过,随着济宁以北的大运河断航,河道缺水而干涸,这么充满智慧的水利工程,如今已沦为摆设,失去了本来价值。
  如今,戴村坝仍在,但已不给南旺输水,就连阻挡大汶河也已今非昔比。在戴村坝拦出的临时湖泊中,偶有小船经过。而在汶上县南旺运河段,当初乾隆帝六次经停的南旺龙王庙前的分水口早已干涸。
  这两处水利工程如今由当地文物部门管理,偶尔接待考察团和零散游客,彻底失去了调水功能。
  2014年,南水北调山东段将正式投入使用。不过,当地文物局工作人员说,南水北调工程不使用运河河道,两处水利工程无缘“复出”。
  “其实,济宁以南都在通航,济宁到泰安段也具备通航条件,为什么不能让运河小范围复航呢?”“当代徐霞客”李存修说,随运河衰落而衰落的沿运村镇需要一条与外界沟通的途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