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山东“伴手礼”
2014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乡村风物】
□沐梵
  尽管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吴敬梓曾经到过山东,但是,他自十四岁起,随担任县教谕的父亲吴霖起在江苏北部的赣榆县生活了约十年,而赣榆与山东临沂接壤。
  其间,他作过一首五律《观海》:“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诗中展示了自己青春年少、把酒临风的壮志胸怀,这也是吴敬梓现存最早的一首诗。
  在《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为了躲避知县,只好北上,“一径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这山东虽是近北省份,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王冕盘费用尽,便租个小庵门面屋,卖卜测字,绘画卖画。过了半年光景,“栓束行李,仍旧回家”。拜见母亲,“母亲又向他说秦老许多好处。他慌忙打开行李,取出一匹茧绸,一包耿饼,拿过去拜谢了秦老。”这里的茧绸和耿饼,都是明清时期的山东名产。
  传统的茧绸是一种用野生的柞蚕丝织成的平绢,山东出产的最佳。在描写江南士子生活的《儒林外史》中,提到茧绸的有八九处,像陈和甫、洪憨仙、牛布衣等江南士绅都是身穿“茧绸直裰”,就是用茧绸做成的斜领大袖、四周镶边的袍子。第二十二回中的那个撒泼的秀才也是“穿一件茧绸直裰,胸前油了一块”,而富商万雪斋“身穿澄乡茧绸直裰”,第二十八回中的老和尚则“身穿茧绸僧衣”。
  孙钟澶《山茧辑略》载,“山茧之用,自汉至明,谓之祥瑞,终未能畅行,降至清初,文明日启,齐东一带,乡间有以此制线代布者。”叶梦珠《阅世编》载,明代晚期士大夫“冬用大绒茧绸,夏用细葛”,到了清代,因为产量增加,茧绸才逐渐放下了高昂的身价,“茧绸最上者,价不过钱许一尺,甚而有三四分一尺者,则稀松甚于锦绸,嘉、湖、苏、松,故用者愈众,而价愈贱。”当时,一匹是四十尺,可见,王冕用一匹山东茧绸作为答谢芳邻的伴手礼,是合乎人情、有分寸的选择。
  茧绸有“轻薄如纸,柔轻如绵,不褶不皱,活颤拂扬,离皮离汗,坚固耐穿”的特点。其主要产地自古集中于胶东一带,近代以“丝绸之乡”昌邑最为发达。昌邑柳疃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在明末清初即向江南等地输出茧绸工艺技术和产品。因为品质好、出口量大,柳疃茧绸也成为了一个具有全球品牌知名度的名品原产地符号,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后期,以茧绸为代表的山东丝绸畅销国际市场。而今,由于种桑养蚕日益减少等诸多原因,茧绸业大不如前。2006年,柳疃丝绸工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的耿饼是一种小而厚的柿饼,产于山东菏泽曹州东郊赵河两岸,以耿庄出产的最为有名,故称耿饼。曹州种植柿树的历史始于秦汉,柿树种植鼎盛时达十万余株,年制饼七百余万斤。制作耿饼的原材料是曹州出产的“镜面柿”,其个头较小,顶面光洁平滑如明镜,略呈扁平的椭圆状,颜色除了红色外,还有金黄色。熟透的“镜面柿”皮薄如纸,晶莹剔透,果浆甘美爽滑如饴。
  耿饼是在柿子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经过削皮、晾晒等十多道传统工序加工制作而成的。它内质细软,自溢豆瓣霜,霜厚无核,味醇甘甜,历来为柿饼中上品。早在明代就享有盛名,被列为进献朝廷的贡品。
  柳疃茧绸和耿饼不仅仅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老工艺、老字号,更是具有厚重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