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包工头”带领千人做兼职
山东工商学院自强女生赵美姣,三年不花家里一分钱还“倒贴”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美姣在山东工商学院校园。 通讯员供图
    报名电话:0535-6879060 
达人秀
  本报记者 张晶   
通讯员 王雁霖

  她三年靠自己打工和学校资助生活,不花家里一分钱,还常往家里寄东西,这样的好闺女,连家乡的邮递员都记住了这个女孩的名字——赵美姣。
  不认识“iPhone”
说话被指像机器人

  2011年秋季,经过漫长煎熬的高考季,赵美姣带着母亲的希望,考进了村里人嘴里常说的“大城市”,如今她已经在工商学院公共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度过了三年大学时光。
  在这之前,赵美姣一家都在曹县一个村里过着清贫的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除了过节或农忙回家,父亲并没有给她留下太深的印象。直到有一天,妈妈带着她去了一个她那会儿认为很远的地方,她抱着一个骨灰盒回来了。她知道父亲已经离开了,那时她只有五六岁,不太懂悲伤是什么,如今说起来,赵美姣脸上仍有些不自然。
  “我家5个孩子,那会儿我大哥二哥和大姐就陆续不上学了,但是我妈还是很辛苦。”赵美姣回忆,二姐和自己年龄相仿,为了省下教材费,初中的老师总让这姐妹俩合订一份教材,坐在一起同用一本,“那会儿我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会一项谋生的本事,这也是我选财经院校的原因。”
  如今,她终于可以轻轻松松跨入大学的校门,憧憬着大学生活的美好,但是一道道关卡横在那里,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并不都尽如人意。
  “我花800块买的手机,插到电脑上都显示连接不上,是个山寨机,但我下铺女孩用的iPhone,大家都叫她‘iPhone姐’,我当时不知道,舍友们说话的时候我就插不上嘴,而且我当时都不会说普通话啊,舍友说我说话就像机器人一样。”赵美姣说,在老家上课,老师们突然冒出一句普通话都觉得很搞笑。
同学兼职待遇低
她促成商家涨工资

  “大家都出来打工,但是缺这么一个交流的平台。”赵美姣说。如此,烟台大学生自立者联盟成立。
  定下来之后,赵美姣自印了一盒名片,自封了个“联盟主席”,她说这样出去谈事,显得比较“有身份”。赵美姣半年走遍大学商圈,最后一共有两三千人先后加入自立联盟。
  “当时兼职工资很低,校外干一小时两三块,校内一块五。”赵美姣说,当时学生兼职的多,商家不会涨工资,学生“扫楼”发传单,一座楼才3块钱,但是中介提成也是3块钱。
  “我刚开始就不要提成,全给学生,学生的工资高,自然愿意跟着我干,别家招不到人了,自然别的商家会涨工资,别家涨了,我再和我这边的客户谈,让他们也涨。”
  兼职让赵美姣尝到了不少甜头,大二下学期结余五六千,大三寒假赚了小一万,三年不跟家里要钱,反而经常给家里寄东西,就连邮局的邮递员都记住了这个常往家里寄东西的好闺女。
  赵美姣说,自己那会儿觉得比“富二代”都牛,但是两年下来,学习成绩却不令自己满意。“大一考了倒数第三,大二又挂了。赵美姣说,起初觉得自己要创业,分数不重要,不过后来母亲的一番话令她改变了这个想法。
  “我现在基本上把手头的活儿都放下了,转给学弟了。”赵美姣最近在忙着考研,补起以前的功课。原来普通话不标准,如今普通话测试,她拿了宿舍的最高分,她想着能考上上海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开始新的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