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退休职工吕大明做好事62年不停歇
捐款27万,却不舍得买个手机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5月22日,吕大明展示特殊党费收据。
     文/片 本报记者 张萍  

  今年78岁的吕大明是日照港的一名退休职工,从1952年吕大明用自己的第一笔工资帮助五保户以来,他的善举就没有间断过。62年间,吕大明以“党的人”的名义捐款27万余元,做好事从不留名,直到现在,很多受捐助的人仍不知道捐助人是谁。就在本月,吕大明又拿出了6600元退休养老金帮助日照港小学的22名特困学生。而他本人竟不舍得为自己买一部手机。
帮助五保户十年
直到俩老人离世

  22日,记者在日照港生活二区见到吕大明,今年78岁的他依然精神抖擞,言谈举止并不像一位七旬老人。吕大明是日照港动力公司的退休职工,从工作、退休到现在,62年间,吕大明从未停止过做好事。
  “我小时候,父母亲都在地主家做事,都是亲朋好友和邻居一起把我带大,从那时期我就下决心也要帮助他人。”1952年,吕大明成为一名公安,领到了第一笔工资,虽然只有20元,但是吕大明果断拿出5元用于帮助五保户张前进夫妇,而这对夫妇,吕大明一帮就是十多年,直到这对夫妇去世。
  做好事期间,吕大明从来不留名,在捐款收据的姓名栏里,吕大明的落款都是“党的人”。这些年间,受吕大明资助的贫困学生就有210余人,尤其是退休以后,吕大明更是将自己的退休养老金无私地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年间,吕大明累计捐款高达27万余元。
组织老年巡逻队
多次排除社区隐患

  除了帮助困难群体外,2002年,吕大明和日照港的部分退休职工一起组建了老年巡逻队,为社区排除安全隐患,10多年来风雨无阻。在他们的努力下,整个小区的犯案率下降了65%以上。如今,巡逻队队员已发展到了100人左右,这支百人巡逻队数次帮助公安民警破案。 
  在小区还没有监控的年代里,吕大明和巡逻队队员就成了小区最好的“眼睛”,尤其在年轻人都上班的时候,他们就会一遍遍地进行巡逻,遇到行迹可疑的人,队员就会跟随其后并不时询问,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立即报警。
  吕大明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巡逻中的一件趣事:有一年冬天快要过年的时候,王大爷像往常一样在门卫处烧水,但是细心的他发现楼道门附近多了几块砖头,他顺着储藏间的窗户一张望,发现里面居然装满了鞭炮。经过民警清点,里面竟藏着3吨多的烟花爆竹!由于小区居民冬天都喜欢在楼前用蜂窝煤炉烧水,这些爆竹一旦引燃,后果不堪设想。
生活中省吃俭用
不舍得为自己花钱

  与吕大明的慷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生活的节俭,平时,吕大明甚至不舍得为自己添一件新衣服,买一台新电视,身上的那件工装已经穿了很多年。而他本人也不舍得为自己买一部手机,有时需要用手机了,他就借别人的,用完了还坚持把话费给别人。
  吕大明数千元的退休金几乎都用在了帮助困难群体上,生活几乎靠老伴不足2000元退休金维持。起初,吕大明的义举遭到了老伴儿的反对,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吕大明的带动下,老伴儿也投入到帮扶的队伍中来。
  吕大明有三儿一女,看着父亲那样节俭,儿女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甚至偶尔也会抱怨父亲的行为,但是看到吕大明乐在其中,儿女们也就不再反对了。
  多年来,吕大明先后荣获省市县和政府的60余项表彰,共获得3万余元的荣誉基金,而吕大明先后以“特殊党费”和“党的人”的名义全部捐给了日照港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和中央组织部。
  “我是旧社会出生的人,靠着别人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能帮助别人我觉得幸福快乐,我会一直将这个习惯延续下去,还会教育我的儿女和孙子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吕大明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