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专访章丘百脉泉公园主任徐超
“保护开发好祖宗留下的资源”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章丘百脉泉公园主任徐超给记者介绍朱家峪闯关东体验馆内的闯关东路线。
     由市文明办、共青团滨州市委、市少工委和本报联合主办的滨州少年儿童书画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已有数百幅作品送至本报编辑部。这次大赛最终被冠名为“古村朱家峪旅游”杯,得到了章丘朱家峪风景区和百脉泉风景区的大力支持。章丘百脉泉公园主任徐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谈到了百脉泉、朱家峪在章丘旅游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情况,同时向滨州市民发出邀请:有空到章丘转转、看看。
  本报记者 阚乐乐 张爽

  “一村一泉”两个龙头
打造章丘特色标本

  百脉泉景区是以泉水自然喷涌成湖而著称,因有颇负盛誉的百脉泉而得名。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称明水诸泉之首。百脉诸泉之水,汇而成明水湖。湖面烟波荡漾,景色宜人,百脉泉公园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泉景公园。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朱家峪被专家誉为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内有古建筑200余处,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100余处。通过后期改造,闯关东文化、知青文化加之古村文化,让朱家峪承载了浓浓的乡愁。如今的朱家峪景区是游客可以访古追远,体味乡愁,留住乡村记忆的最佳去处。
  朱家峪景区和百脉泉景区可谓是章丘旅游的两大特色旅游景点。“现在两大景区采取捆绑式营销、联合营销方式为各地游客提供最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滨州距离章丘比较近,也是我们重要的目标客源市场,所以非常欢迎滨州的游客来章丘旅游观光!”徐超主任在介绍百脉泉、朱家峪时也向滨州市民发出盛情邀请。
朱家峪重开放惊喜不断
体验馆、八作坊亮点频频

  2012年朱家峪景区启动了改造提升工程,今年“五·一”才重新对外开放,重新纳客后,不少游客表示“眼前一亮”。
  说起改造的初衷,徐超介绍说,朱家峪作为章丘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既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又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主阵地,“朱家峪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不复制的物质文化财富,对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与提升,对于进一步彰显古风神韵,树立品牌形象,传承乡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朱家峪景区改造提升工程主要包括闯关东文化主题展馆和互动体验馆、齐鲁知青之家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古村五大景点、八大传统作坊、修复四家餐饮大院、老街改造提升以及景区的规范化运行管理等。改造提升工程分近期和远期两个步骤对景区进行开发。近期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搞好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旅游景点,提升旅游功能。远期主要以市场开发为主,科学引进战略投资参与朱家峪开发建设,带动旅游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使古村实现质的飞跃。徐超说:“通过努力,我们有信心把朱家峪打造成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有序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济南东部的旅游新亮点。”
近郊游瞄准“一圈一带”
古村落尽显原汁原味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绿色产业,章丘市委市政府也指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品牌旅游业是重点,因此近郊游是朱家峪景区近几年营销工作中的重点。
  据介绍,朱家峪景区距离省会济南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济南市场同类型景区并不多,所以朱家峪景区有信心在竞争激烈旅游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徐超说:“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中,走向全国客源市场是我们的前进动力,为此我们特地组建了一支专业营销团队,聘请有多年景区营销工作经验的专家为景区指导工作,同时景区也将不断秉承保护式开发理念,陆续展开景区后续的开发建设工作,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将朱家峪景区打造为北方山地古村落的典范。”
  而说起朱家峪,不少人首先会想起电视剧《闯关东》,徐超告诉记者,朱家峪景区在2009年就已被评为“山东十大影视基地”,基于朱家峪独特的山村古风貌和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大量的影视剧组慕名而来,到现在先后有《闯关东》、《南下》等30余部影视剧在此拍摄,2015年央视开春大戏《老农民》也正在朱家峪景区如火如荼的拍摄。
  采访最后,说到对本次书画大赛的冠名,徐超说,滨州少儿书画大赛在整个滨州地区乃至山东省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朱家峪景区在经过一年的改造提升工程后已将其打造为集怀旧体验、影视拍摄、书画写生、文化研究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齐鲁原生态山地古村落。所以希望通过本次书画大赛的举办可以让滨州广大的中小学生们走进古村朱家峪,通过他们的书画作品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大赛的举办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朱家峪、走进朱家峪,来寻求自己的美丽乡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