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年来,高福庆一直看守着金家桥老船闸。
  金家桥船闸管理所破败的门牌。
  高福庆正在检查船闸线路。
  高福庆时不时擦擦老管理所里的镜子。
  
  文/片 本报记者 陈文进 李运恒 本报见习记者 于雪莹
  2007年,已经年过半百的高福庆谋得小清河博兴段金家桥闸看护工作。七年来,该河段每天的巡护工作由这位老人负责。对于今年已经64岁的高福庆来说,小清河并不陌生,他所在的北营村距离小清河只有1公里,儿时记忆里鱼虾成群的景象仍然时常被他挂在嘴边。
  “小时候没有自来水,洗衣服做饭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来自于小清河,那时候水清没污染,水里有鱼有虾有蟹子。”从小吃小清河水长大的高福庆回忆起童年的时光脸上挂满了喜悦。
  而老人守护的金家桥船闸就位于滨州博兴县境内,该闸既既能保持小清河水位常年基本正常,同时又便于船只通航,对沿河引水灌溉提供了水源,但船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废弃。
  高福庆告诉记者,这座船闸是1969年修建的,当年的小清河上异常繁荣,每天有几十艘船从这里通过,与船舶相关的一些行业也随之兴起。1977年-1979年,年轻时候的高福庆就在当地一家修船厂工作过,可随着时事变迁,修船厂早已经不在了。
  水质持续恶化一直困扰着小清河沿岸的居民,大约十年前小清河开始治污,力度也越来越大。高福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盼着早一天能看到小清河水质恢复。七年来,高福庆在金家桥船闸几乎是24小时看护,吃住都在船闸兴盛时修建在旁边的老房子里。检查一下船闸绳索和轮轴,围着小清河附近转转也成了他每天的习惯。“现在小清河的水质越来越好了,水清了有鱼了,白鹭还在河边林子里安了家,老管理所的房子也要翻新了,就盼着早日复航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