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可别只贪便宜、图方便
两市民网购手机遇假货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22日讯(记者 李孟霏) 市民夏女士在网上低价买了一部品牌三星手机,用了一个多月后,才发现手机是假货。同样,市民于先生在某网站买了一部小米手机,尽管有发票,却依旧是假货。日前,两名消费者投诉至威海市消费者协会。
  4月28日,市民夏女士在某网站看到有人急售全新三星手机的信息,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四百元,夏女士恰好想买一部,心想这下能省不少钱,于是和对方联系,通过直接转账的方式购买了这部手机。使用一周后,夏女士发现手机软件不好用,前往三星售后维修后才得知,所购手机是假货。夏女士联系卖家退货,却遭到对方拒绝。
  无独有偶,市民于先生日前想买一部小米手机,但他在官方网站抢了几次也没抢到,于是想从其他网站购买。5月4日,于先生在某网站购买了一部小米手机,卖家承诺开具正式发票,要于先生放心。手机到货后,他进行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查询,发现该部手机已被查询过100多次。一部手机只能有一个识别码,于先生怀疑买到高仿手机。5月中旬,在手机出现死机等问题后,于先生找到了威海的小米售后维修中心,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是高仿机,且网站商家开具的发票也是假的。得知上当受骗后,于先生联系网站商家,但该网站已关闭。
  由于商家均在外地,威海市消费者协会在接到两名消费者的投诉后,及时将情况反映给商家所在地的消协工作人员。消协提醒市民,在参与网购所谓的“正品行货”时,一定买来后先进行验货,充分利用新消法规定的7天无偿退货期,发现货品有问题及时退货,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