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60的企业家还到香港读MBA
鲁浙闽不同的创业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企性格
2014年06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晋江明伟鞋服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聪明(左)每天坚持爬山,快60岁了还去香港读MBA。(资料片)
     从创业过程和结果来看,每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经历都让人不胜唏嘘。其中离不开企业家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养育他的那方故土文化。创业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企业家身上,打上了不同的烙印,造就了不同的民企性格和民营经济特色。
本报记者 刘红杰 马绍栋       
企业家们都在上 博士班、总裁班
  “晋江民营经济发展好,因为晋江人爱拼敢赢的精神,每一个人都想当老板。”安踏品牌管理中心媒体公关经理田郴桥说。
  晋江明伟鞋服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聪明原来一直做外贸童鞋,53岁开始二次创业,创立了青少年户外品牌“小骆驼”。“董事长快60岁了,还跑到香港中文大学读MBA。晋江有这个气氛,企业家们都在上博士班、总裁班,加强学习。他每天早上五点都要去爬山,他说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意志。”公司一名知情人士说。
  明伟鞋服公司副总经理洪钦铭是个“创二代”,他说,民营经济大发展不仅靠政府的扶持,还离不开当地的民风、民俗。“早期晋江很穷,很多人去了东南亚,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创业华侨把资金和经验传回来,开启了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
  福建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处副处长黄庆生介绍说,在福建泉州,每千人拥有中小(微)企业42家,比全国平均数多14家,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晋江,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企业“老板”。“凡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的地方,经济比较有活力,民生保障也比较好。”
  福建省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程锦龙感慨,山东民营经济发展其实比福建好,民营企业投资比重比福建高,发展速度很快。程锦龙说,“福建人多地少,只好到外面闯世界。”福建民营经济起家源于“三来一补”华侨引进的资金和市场,那时民营企业家开始积累开放的信息和理念,对新技术的渴望、创新和冒险方面都比较强烈。
  浙江省工商局个私局主任王玉才也说,山东很多方面做得都比浙江好,临沂的市场很发达,浙江去考察学习过。浙江的民营得益于起步早。“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商品意识强,敢闯,形成了先发效益。”
  在王玉才看来,浙江民营企业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博大”,而且努力走出去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群体之一,目前在海外经商的浙江人有150多万,浙江省企业境外投资的多项数据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家族企业引进现代管理,9名董事局成员7人是职业经理人
  浙江海亮集团前身是诸暨县铜材厂,从20多个人发展到现在上万人,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中国房地产百强排35位,中国企业500强排151位。董事局主席冯海良原来在供销社收购废铜烂铁,进到了炼铜这个领域。
  这是一个地道的家族式企业,冯海良的姐姐冯亚丽任董事长。但这个家族式企业,正在努力输入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鲜血液。9名董事局成员中,有7名职业经理人。“引进职业经理人,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海亮集团党委副书记姚慧说。为了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海亮集团还承诺,发展不牺牲员工利益,员工收入要保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铜加工是利润率很低的行业,海亮集团却成为上市公司铜加工板块中自2008年以来唯一一家持续盈利的企业。海亮集团企业文化办公室主任潘金生强调,“做实业首先要做出产品,不能等着国家政策扶持补贴。” 
  “不等不靠”成为很多浙闽民营企业家常挂在嘴边的话。浙江万安集团总裁陈江说:“现在很多民营小企业,破产的破产、整合的整合,从市场机制考虑,迟早有这一天。不能指望着政府救你,企业要自己努力。”
  浙江万安集团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总裁陈江是个“70后”,在美国学习2年、工作7年,回来后一刻都不敢松懈,“浙江人确实勤奋,而且浙江人很重视学习,学习能力强,大家都在不停地出去,与外面接触,学会很多新鲜事物和理念,我们不这样做,就会落后。”
  万安集团也是个家族企业,决策层中的其他5位分别是陈江的父亲、弟弟,小姑夫、三叔和父亲好友。“我们的高管基本上是外聘,采用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家族式未必不好,很多跨国公司都是家族企业,关键是形成制度性的东西。”陈江说。
政府可以引导更多年轻人创新创业
  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副主任景柏春对山东民营经济发展评价很高,“2009年,浙江民营经济遇到成长的烦恼,为了再创优势,我们到山东学习过。郭树清省长到山东后,对民营经济非常重视,成立了山东民营经济研究院,还要召开民营经济大会,这是山东民营经济要迎来大发展的强烈信号。”
  谈到山东的经济发展,福建省工商局注册处调研员丁炳斯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福建的国企不行?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基本上没有国企。山东的国企为什么发展得红红火火,那么壮大?山东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厚重的齐鲁文化是山东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香港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清海表示,他非常喜欢山东,因为山东人豪爽、耿直、义气。不过年轻人追求稳定、缺少冒险精神是山东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人才瓶颈。
  “这需要政府层面去引导,引导更多社会人、更多的年轻人创业,鼓励他们去闯、去创新,今天的创业者就是明天的企业家。”湖北商会会长王琳认为。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也做了深入剖析,他说,山东有些民营企业反而像国有企业,经营理念和实际行为值得研究。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却具有民营企业的特点。这家公司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就从一个只有28人的小企业变成拥有一万多名职工的上市公司,成为整个中小板市值最大的企业。海康威视产业发展部总监于亮介绍说,成功靠技术创新。“海康威视28个创始人全部是技术出身,公司3500名研发人员占职工的三成以上,科研投入占销售额10%左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