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只用一个颅骨破案
——专访中国刑事相貌专家赵成文
2014年06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成文把家里的书房改成了复原人像工作室,经常在这里研究人物面貌。
     “怎么看上去长得像张艺谋,大长脸像李咏?”前不久的《中国面孔》节目中,中国著名刑事相貌专家、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赵成文根据在大汶口出土的头骨,复原出了5500年前山东人祖先的相貌,引起多方关注。
  这已经不是赵成文第一次复原古人面孔,楼兰美女、明王妃等著名人像复原都出自他手。利用人像破案,也让这个祖籍山东的刑警专家成为警界和考古界的传奇。
  文/片 本报深度记者 陈玮 
  争论原始山东人像张艺谋没有意义
  齐鲁晚报:是怎么想起给山东人复原面孔的?
  赵成文:参加山东卫视《中国面孔》栏目时,山东大学提供了一个颅骨,这是在青岛即墨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男性颅骨。
  齐鲁晚报:复原用了多长时间?
  赵成文:大概一周吧。要想确定面孔的五官,先要给五官画出位置线。人的脸有一条中心线,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五官线画完后,再根据一定的规律选择眉毛、眼睛、鼻子、头发、嘴,然后进行反复的调整。 
  齐鲁晚报:五官怎样找?
  赵成文:我们有个警星CCK系统,收集了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人的照片,可以组合99亿个图像,按照比例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其中,眼睛加了马赛克处理,为了防止肖像权的问题,眼睛提取出来单独成库。
  齐鲁晚报:把合适的五官安上,就算是完成面孔复原了?
  赵成文:当然不行,面孔复原不只是五官的复原,最后还要考虑这个人所处的历史时期。比如山东人,有的在海边风吹日晒,配上肌肉发达的上身,选择鱼飞出水面的照片做背景,呈现的是在海边和打鱼有关系的一个人,这才符合当时山东人的特点。
  齐鲁晚报:如果适合这个尺寸的五官有很多,怎么挑出对的那个?
  赵成文:确实会有很多适合这个尺寸的,但要选这个年龄段的。比如这次复原的山东人,那时候人缺少营养,会瘦一些黑一些,会有皱纹。耳朵我们选大一些的,因为那时候要靠听力。牙齿因为常吃生肉会比较发达。有些图像加了身子还要进行加长,从相貌学上说,85%都符合这个规律。
  齐鲁晚报:您觉得复原的山东人面孔准确率可以达到多少?
  赵成文:在90%到95%之间,任何事情,包括现在做活体都达不到百分之百,相貌随时随地都在微变,有病没病、一年四季都是不一样的。 
  齐鲁晚报:想必您也看到那些评论了,有人说像冯小刚和张艺谋,有人说长脸像李咏,还有人不满意这种复原,认为原始山东人的面孔太丑了。
  赵成文:我看着不像冯小刚,像张艺谋倒是有一点,不过争论这个没什么意义,因为我们是同族同根,变化有可能重叠重复。就像种瓜一样,品种再多,一看也还是瓜。面孔复原要尊重事实,不能说追求还原出来的人要好看,那就失去复原的意义了。
  齐鲁晚报:您祖籍是山东,做山东人的面孔复原有没有特殊感受?
  赵成文:对,1899年我的太爷从山东来到沈阳,我们家都是大个子,都在一米八五以上,都是大长脸,典型山东人的特征。做山东人面孔复原有种回到家乡的感觉。
  复原被焚烧受害者面孔,案子很快破了
  齐鲁晚报:面孔复原技术运用到刑事案件中,是不是可以破很多案子?
  赵成文:其实面孔复原最早的用途就是用于刑事案件,一些因果关系比较明显的杀人案、碎尸案、白骨案,就要靠面孔复原。还有好多(受害人)皮肤都腐烂了,光剩颅骨,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被杀?就要用到复原,也叫“颅像还原”,一旦还原了破案率能达到80%。
  另一个用途就是刑事相貌学,主要用于模拟画像。模拟画像从秦代就用上了,画一个人的像挂在城墙上实行抓捕,叫画影图形。现在的用途是,目击者描述嫌疑人后,我们用电脑软件进行复原,加入刚才所说的警星CCK系统。
  齐鲁晚报:您印象最深刻的通过复原人像抓捕嫌疑人的案例是什么?
  赵成文:前一段时间北京电视台播出过,一个19岁的受害者被杀后,凶手在山洞里倒汽油把他烧了。当天接到任务后就复原了,第二天发通报,很快他父母来认人,案子也很快破了。
  齐鲁晚报:是怎么还原的?
  赵成文:还是用颅骨复原技术,现场勘探。看是什么汽油、多少公升,确定烧的程度,接下来看颅骨的轮廓,确定脸型,再给五官画线,添加部件,按照年龄把耳朵和头发加上。现场有一些衣服残片,看是什么样的衣服,然后买同样的新衣服给死者穿上。第二天通报以后,死者的父母一看像自己的儿子,就打电话来了。
  齐鲁晚报:怎么找到凶手的?
  赵成文:因为知道了受害者是谁,了解到受害者在哪里打工,然后和他一起打工的人跑掉了,大体就能断定是哪几个人干的。
  齐鲁晚报:之前大连的支票诈骗案,您按照目击者的描述进行画像,最后却画出了目击者的样子,然后确定这是目击者自导自演的把戏?
  赵成文:因为就没有那样一个人,他见自己的像见得太多了,觉得不会怀疑他,就很自然地按照自己的样貌描述了。我画完了问他‘是不是你做的’,他一下子就慌了,后来案子就破了。
  齐鲁晚报:一般来说,还原面相需要多长时间? 
  赵成文:不一定,有时候很快,有时候要先根据死者图片判断信息、确定身份。比如前年有个无名女尸,样子已经变形,当地警方找我去还原。根据鞋底和牙我判断她是聋哑人,死者家属很快找到了,果然是聋哑人。依据是她下面缺四颗牙,长时间没有镶牙,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生活条件不好,二是不张嘴,别人看不到。什么人不张嘴呢?那就是哑巴。
  齐鲁晚报:这样的刑事案您一个月大约可以接到多少起?
  赵成文:现在不太多了,以前多时一个月能接到十几起,现在一个月平均也就两三起吧,都是全国各地的。
  古人复原不光要复原外表,还要复原内心
  齐鲁晚报:是不是所有面孔复原都是一个规律?先确定颅骨、脸型,用画线确定五官?
  赵成文:对,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规律,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做这件事的人,要在懂人体测量学的基础上,再掌握解剖学,然后有美术功底。面孔复原实际上是刑事案件的技术应用到了考古上,目的不一样,但技术技法是一样的。
  齐鲁晚报:从2000年复原明王妃面孔开始,迄今您一共复原了20多个古人面孔,这些作品中您最满意哪一件?
  赵成文:国内是楼兰美女、辛追夫人,吴承恩还要进一步加工,有提升余地,国外是法老。国外面孔复原用机械,做得很生硬,像橱窗里的模特。而我们做的还有内心的东西,通过眼神能看到痛苦,以及被害时的深层表情。这不像刑事案件,案件只要找到人就行,古人复原不光要复原外表,还要复原内心。
  齐鲁晚报:为什么复原古人时,一定要复原他们的内心呢?
  赵成文:因为这能揭示历史的一些事情,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表情看到内心的东西、看到时代背景,他想说什么,我们都可以有一种感觉。但是一般人不研究这个,也就是看热闹。
  齐鲁晚报:网上有质疑,说一位专家也在做新疆女性干尸面孔复原,跟您复原的结果不太一致,您对这个质疑怎么看?
  赵成文:新疆的木乃伊特别多,要看原材料是不是同一个,像我拿八号你拿九号肯定不一样,即使拿同一个,照片拍摄的角度不同也会不一样。这个没有可比性。
  这个学科比较边缘,处在后继无人状态
  齐鲁晚报:您做古人面孔复原的初衷是什么?
  赵成文:一开始没有这个想法,有一次无意间到江西办案讲学,赶上明王妃的事,误打误撞走到那个博物馆了。我觉得那个颅骨可以复原,做完了北京日报头版发布新闻,就轰动了。之后就是湖南的,接着做了很多。
  齐鲁晚报:您的这项技术是在刑侦中用得多还是考古中用得多?
  赵成文:现在这个学科是比较边缘的,公安办案和一些大学的考古系不太研究,目前处在一个后继无人的状态。我培养了几个学生,他们都不干这个,真不知道我死了之后中国还有没有人干这个。 
  齐鲁晚报:为什么没人愿意去做? 
  赵成文:就是因为是边缘学科,国家要是把它专门设到哪个大学的历史系,专门设一门这样的课,可能就有人去研究了,可现在没有。刑事侦查科也不太研究这个,现在这个技术处在一个两不管的地带。就像是一个村子处在三县交界处,村子很重要,可没人管就自生自灭。我希望国家能成立一个中国古人复原研究所,有场所、有硬件,能够培养人才,还能解决案件中的问题和一些考古上的问题。
  齐鲁晚报:您现在忙些什么?
  赵成文:我正在做南京直立人的面孔复原工作,这次是应南京博物馆邀请做的,现在已经基本复原完成了,但是还没有公布。南京直立人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时间上和北京人差不多。
  齐鲁晚报:在别人邀请您做复原时,您也会对这些邀请进行选择吗?
  赵成文:我会看是否有意义。也有普通人要求复原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如果出发点是为了孝顺,我也会接受。山东泰安有一家军人疗养院,一个老太太为救战友被烧伤了,她和她女儿有一个心愿,想复原她十八岁时候的样子,我就给她做了一个和她丈夫在一起的复原。这个是我义务做的,算是完成她的一个心愿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