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惟敏故居“江南亭”距今四百余年,为老龙湾景区最古建筑。(资料片)
临朐七贤梨花埠本《冯氏世录》流传至今。 (资料片)
张秉国 济南大学文学院
本报深度记者 刘德峰
纵观明清历代临朐冯氏后裔,可以明显感觉到属于冯氏一族人的倔强,历六百年至今都不曾变。
明代洪武初年,冯裕的祖上从临朐应征赴辽东戍边,却未能改变家族命运。其后冯裕虽生于贫寒的军户之家,却不肯向家境、出身低头,通过借书学习,光大门楣。
冯裕十七岁被选充为广宁卫诸生之时,明代文坛盛行台阁体。这类体裁的诗文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多粉饰太平、内容贫乏,毫无创新,毫无生气。但这种文风因为统治者的倡导,一时模仿成风,成为一大流弊。
为了能讨统治者欢心,与冯裕同期的诸生,在创作中也多学习这一体裁。但冯裕却不肯向潮流大势低头,他独辟蹊径,赴义州(今辽宁义县)师从明代理学家贺钦。
后来凭着一股子倔劲儿,冯裕为官心系百姓,不向地方权贵与狡猾权贵之人低头,做事则基于实际,不向僵化体制低头。入狱、遭弹劾乃至被迫解官归乡,冯裕都看得很豁达,“仕宦三十年,幸数脱奇祸归老牖下,吾复何求?”
虎父无犬子,冯惟敏、冯惟讷更是如此。除著文讽刺行为不端的当权者,以及敢于触动权贵利益之外,两兄弟还时常以继承父风相互劝勉。
冯惟敏在散曲《忆弟,时在秦州》中写道:“大丈夫撼海推山,凭着顶触佞嫉邪獬豸冠,且不问眼皮上前程近远。”
再推远及冯琦、冯瑗和冯溥,更是把这一倔强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明代文人公鼐描述冯琦,“及临大事,持正议,则凛然不可犯。在礼部,一切贵宠陈请,无丝毫假借。”
明末大臣钟羽正则记录冯瑗称,其在泽州知州任上时,矿盐太监对其望而却步,“此官强直,且必抗我,勿往也。”
清朝大臣李元度在《冯文毅公事略》中披露了冯溥与鳌拜的对抗细节,“时有红本已发科钞,鳌拜取回改批。公奏言:‘本章既经批发,不便更改。’鳌拜欲罪公,上特旨嘉公言。”
而也正是以上种种,让研究者也极为惊奇。“整个冯氏家族在精神品格、文学趣尚的承传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张秉国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属于一个家族的倔强,固然与发轫者冯裕的性格有关。但要抛开一个家族对这种品格的发现与坚守,这样的一致性也将无从谈起。
临朐冯氏世家极为重视家风的维系,兄弟间的砥砺,长辈对后辈的耳提面命,慈母贤妇的叮咛劝励,都是家风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一些制度化的仪式规程和不拘一格的家训家书,也是冯氏继承家风的重要措施。
冯氏后人冯子咸,在家族内首创“敦睦会”。和睦宗族,相勉相勖,发扬家风,是敦睦会创设的宗旨。敦睦会设有会约,定期举行,“每会除款叙外,须考问德业,或看何书,或作何文,或治何事,或接何宾友,不可优游度日,不可滥友匪人,凡如此类,难以枚举,务要实心相告,或婉词曲譬,或直言规正,须至诚恳恻,冀其能改,有不悛者,众共斥之。”既明示劝惩,又相互扶持,如此敦睦会代代相传,成为冯氏家族的一大传统。
尽管随着冯氏世家支系的分散,及相关政策导致的家庭规模缩小,但如敦睦会这样的聚会,仍在冯益汉一家得以留存,对和睦宗族、维系家声、教育子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聚会”,冯益汉说,参与聚会的包括亲叔辈兄弟12个、堂叔辈兄弟17个,为的就是团结家族成员,砥砺家风。
冯益汉的举动,实际上也是在抵御时间对临朐冯氏的消解。自从1986年他的叔叔冯元和提出,要把自己珍藏的冯氏家谱等历史资料传给他保管,冯益汉就已隐约意识到自己所要承担的使命了。
对冯益汉个人而言,他对冯氏家族及家学、家风的归属感,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冯元和的这一托付,他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文革”期间父亲被批斗,因家庭成分问题遭受人格侮辱,正是因为他的倔强,才让他在经历了这种种磨难之后,毅然向命运发起挑战,也才成就了他的创作和如今体面的生活。
“‘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他们让我跪倒在地上,当他们为我的发展设置重重障碍的时候,我这样反复告诉自己。”冯益汉说。
冯惟敏故居,老龙湾风景区内,当地文化部门计划中的冯氏博物馆,已经开始动工。冯益汉也计划把自己传承的冯氏族谱等历史资料,捐献给博物馆,以使关于临朐冯氏世家的历史记忆,传得更久、更远。
文声驰山左,潜德有幽光
众所周知,冯惟敏是散曲史上的大家,自然最引人注意,但除了冯惟敏,冯氏家族尚有数人都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地位和贡献,尤其是在诗文方面享誉一时,如冯裕与其四子惟健、惟重、惟敏、惟讷并称“冯氏五先生”,冯琦更是万历年间山左诗坛的领袖之一,冯溥也是康熙前期京师诗坛的盟主。
其他领域,如冯惟讷的诗歌编纂,其《诗纪》为史上第一部唐前诗歌全集,对旨在网罗一代之全的诗文全集编纂影响深远;冯琦则在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反对矿税、端正士习等方面发挥过作用;冯溥也对清初文治做出了贡献。
总之,这一家族与明清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交集,对明清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这一家族的梳理,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明清时期的历史与文化。
深入研究冯氏家族,始觉这个家族至今仍能“发潜德之幽光”。自冯裕始,冯氏数代习染理学,躬行实践的品格和修身济世的思想,已经积淀为一种家族“集体无意识”,内化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冯氏成员的立身行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在朝则遇事敢言,持正不阿,在乡在立德行善,赈济贫乏。家学的影响使他们带有浓厚的理学气息。
在理学的熏染下,临朐冯氏也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在家族内部,家学与家风互为表里:精英人物传承家学,一般子弟亦不坠家风。这也是一个文化世家承续二百多年的奥秘所在。
这一世家的许多优秀传统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尤令人感动的是冯氏的济世热情,如冯琦在临终之前上疏神宗,企图以“尸谏”使皇帝觉悟,数百载而下,犹令人感动不已。另外,这一家族还极重个人操守,冯惟敏作家训诗称“一毫不染是根基”。这种清白自守的人格,对今天的官场风气,依然有劝世励俗的作用。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发掘这一家族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菁华,对于提升今天人们的道德水准,挽救世风,乃至“中国梦”的真正实现,或许不无助益。
冯氏族人 曾流亡朝鲜
崇祯十二年(1639),清军围武城,冯氏族人冯三仕(1607—1671)奉命由德州提兵救援,兵败被俘,被清军押至沈阳。
时朝鲜王子凤林大君亦作为人质被清军押于沈阳,冯三仕等九位被俘者与之结为患难之交。明亡次年(1645),凤林大君被释回国,将九人一同带回朝鲜。九人以反清复明为己任,时人称为“明国九义士”。
清顺治七年(1650),凤林大君继承王位,在汉城建皇朝人村以安置九义士及其家人,并多次劝说“九义士”出任朝廷官员,但“九义士”坚辞不受。冯三仕说:“羁旅贱臣,敢忘国破家亡,猥蒙国恩,纵欲荣利,将何面目归见先帝、先祖于地下乎?唯愿陛下益勉卧薪尝胆之志,遣使南朝,合力协谋臣等复国归故乡,虽死无憾!”孝宗大王(即凤林大君)既死,复国无望,冯三仕忧愤成疾,终年65岁。
冯氏家训 以诗传世
冯氏世家没有专门的家训,但作为以文学相承的世家,长辈对后代的训诫劝勉多用“家训诗”的形式。
冯裕没有家训诗传世,但《元夕闻读书声》云:“杖藜聊伫立,指点示儿孙”,描述的正是劝勉儿孙读书的情景。冯惟敏晚年家居时,曾写过一些家训诗,如《首尾吟答示侄履》就是联章体的四首诗,劝初入仕途的冯子履要廉洁自奉,淡泊守身。
冯惟敏还用散曲写家训,劝诫子弟继承家族的优秀传统。这些家训,质朴自然,以俗语口语出之,体现出冯氏为人处事的风格。
冯琦的诗中也有劝勉幼弟的诗,也可归入家训诗之列。如《寄示珂弟》,就通过五言诗劝幼弟冯珂勤学苦读,其中列举了曾祖父冯裕青年时借书苦读的事迹,又提到“四冯”声驰海内的荣耀,劝勉幼弟立志苦读,字里行间充满了兄长的谆谆之情。
冯氏家族 出了不少贤内助
冯氏世家所浸染的理学的忠孝观念不仅造就了一批忠臣孝子,在家族内也出现了一些烈女节妇。她们一方面受冯氏家族文化的熏染影响,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冯氏世家。
《冯氏世录》中专设“贞节”,“诸贞妇子母祖孙,世节相继,非其夙禀正气,怙依观法,何能得此乎?”其中冯惟重妻蒋氏尤其突出。《(光绪)临朐县志》卷十五《列女》记载:“冯惟重妻蒋氏,辽东人也。惟重以行人使楚,中道卒。孤子履生才百日,蒋呴噢一室,居恒足不逾阈,虽兄弟罕睹其面。子履稍有识,检父书教之,训诫甚严。年十二,为名诸生,后稍嗜酒,尝夜饮达旦,蒋怒不食,子履伏地泣谢,乃已。子履卒致通显,有声海内,盖得之母教为多云。”
蒋氏含辛茹苦,终于抚育冯子履长大成人。子履中进士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为母请旌,蒋氏后被列入《明史·列女传》。
另一位节妇冯惟直妻陈氏,则一直期望冯惟直能够博取功名。此外,刘氏、苏氏虽不见于方志国史,但得以载于家谱,说明她们的品德得到了整个家族的承认。
据《临朐冯氏家族研究》(张秉国 著)
更多世家报道就登录齐鲁晚报网(http://www.qlwb.com.cn/)齐鲁世家专题页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