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瓷器、杂项专家泰安寻宝
鉴定八百多件 真品不足一成
2014年06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尹成明
  15日,书画鉴定专家单国强、瓷器鉴定专家张如兰、杂项鉴定专家杨宝杰来到泰安,在泰山宾馆为市民鉴宝,为500余名藏友鉴定藏品800余件,真品不足一成。

  900元买的铜观音
专家估价四五万

  15日上午,一名小伙子拿着花900元收藏的铜观音来到鉴宝现场,专家断定是明代的藏品,并且给出了四到五万元的估价。
  “这件藏品什么来历?”,上午9点左右,小伙子刚把藏品放到鉴定台上,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宝杰马上问道。“这是件绿度母,是明代的,做工非常精细。”
  小伙子说,自己原来在新疆工作,藏品是从一名放羊的老人手里购得。“我也不懂,觉得这件东西还挺好。老人当时问我要两千块钱,但是我兜里只有九百块钱,最后他也卖给我了。”
  “这是件真东西,一定要保存好,价值在四五万左右。”专家提醒。
两万元买的“宋瓷”
纯粹现代工艺品

  15日上午,一名莱芜藏友专程来到泰安鉴宝,当初花两万元收藏的“宋瓷”被鉴定为现代工艺品。
  15日早上8点钟,鉴宝活动还没开始,莱芜藏友孙先生已经来到了活动现场,为自己的藏品---瓷质观音做鉴定。这件藏品大约高60厘米,有些地方色彩已不明显,由于个头较大,放在鉴定台上后,吸引众多藏友目光。
  当被问及藏品的来历时,孙先生介绍,自己判断是宋代的瓷器,所以在五六年前花两万块钱购入。“你看这个地方,釉非常薄,绝对不是宋代的,这是一件现代的工艺品。”瓷器鉴定专家、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组长张如兰说。
  张如兰告诉孙先生,虽是现代工艺品,但是也能有个不错的卖价。“不能一听鉴定结果不是宋代作品,就觉得分文不值了。工艺品也有价值,就这件藏品的质地、细节来看,还不错。”
这枚战国古钱币
足有17厘米长

  15日中午,王女士带着一枚古钱币来到鉴宝活动现场。经过仔细鉴定,专家初步断定这枚钱币属于战国时期。
  王女士打开文具盒,一枚古钱币展现在专家面前,这枚钱币个头较大,表面有多处锈迹。据鉴定专家杨宝杰介绍,在目前所发现的战国钱币中,尺寸最大的一般是9厘米,而这枚钱币长达17厘米,很有收藏价值。“除了一个疑点以外,基本可以断定是真货。”
  “他非常喜欢古钱币,年薪五十万的工作他都不干,一心搞收藏。”王女士介绍,丈夫赵先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古钱币。
  “他没白没黑地研究,还经常坐火车到外地去交流,有时候买一件就花十多万。”王女士说,刚结婚时家里有数套房产,后来陆续被丈夫卖掉,转而投到收藏上。眼下儿子到了结婚的年纪,一家人却没有房子住。
  “这些年房子不断地升值,我们只有一堆古钱币,也不知道值多少钱。”王女士说,今天来到鉴宝现场,就是想听听专家的估价,然后把这枚古钱币出手,为儿子置办婚房。
 专家提醒 
想少花钱“捡漏” 更容易买到赝品
  15日,在鉴宝活动中,有许多市民的藏品被专家断定为赝品,其中不乏高价购入者。专家建议市民在入行之前要多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不要盲目购买藏品。
  “做收藏要有个明确的定位,不能说瓷器也买,青铜器也买,最好是专心于一个类别。”瓷器鉴定专家、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组长张如兰介绍,每一件藏品都有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市民在搞收藏之前,一定要先学习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且要多去博物馆观察研究。
  在防范风险方面,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宝杰说,市民在入手藏品之前,不能抱着“捡漏”的心态,低价买珍品的概率是很低的。“很多藏友总想花几千块钱买到一件不错的藏品,正是这种心理容易买到赝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