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
回河镇5个月招商引资3.2亿元
2014年06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2年3月25日,回河镇精品园里迎来了美国客人。  (回河镇提供)
  ▲北郭村老粗布加工车间。  回河镇 提供
  ▲新庄社区一期。  回河镇 提供
   本报记者 杨擎 通讯员 魏法玲 杨延岭  
  回河镇自2007年10月建镇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引领南进建新区、承接北跨创强镇”这一奋斗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升降平台产业园区、起步区创业园区、滨河临港服务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把回河打造成开发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片区、县城扩展的新综合体、推进对接融合的“关键节点”,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回河。
  工业园片区
成经济增长点

  “作为北跨战略的重要承接地,我们始终坚持以招商选资为抓手,以项目发展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推动招商选资实现新突破,把招商选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把优化环境作为招商选资工作的“生命线”,这是回河镇实施创新招商的基本准则。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回河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招商选资和高门槛准入、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重点引进成长性好、财税贡献多、投资强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积极依托产业、园区等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其中,海尔(济南)虚实网服务园项目,总投资8亿元,总占地5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米,建设营销、分拨、服务中心。其中一期占地250亩,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7亿元,上缴税收1700万元。
  “我们还对济阳县原陶瓷厂进行了土地盘活,盘活后可整理出278.3亩可用建设用地。”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陶瓷厂新厂区规划占地60亩,新建办公区1230平米、仓库4450平米、厂房9160平米、职工宿舍640平米。
  作为引领济阳县“南进”、承接济南“北跨”的重要乡镇,回河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重点打造了滨河临港服务园、液压升降平台产业园、起步区创业园、韩国工业园,努力提高园区承载力,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硬”环境。
  在国道220线以西、济孙路以南,一座高大宽敞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门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我们全力打造的液压升降平台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567亩。”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这个产业园是集液压升降机械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工业园区,主要是机械加工项目为主。
  据了解,位于济阳黄河大桥以西、黄河大街两侧的滨河临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000亩,是积极承接济北开发区“南扩”的重要区域。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庄社区项目,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小企业孵化园,将建成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成果转换平台。
  同时,位于新城镇起步区内的国道220线东侧的起步区创业园,总规划面积3500亩。“起步区创业园的功能定位为:集办公、商贸、居住、文化、高新产业于一体的三产综合产业园。”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入驻好为尔机械加工等4家企业。镇为民服务中心、新的镇卫生院已正式启用,兴河贸城也正在紧张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回河镇将适时跨过国道220线向西拓展,建设韩国工业园,进一步规划道路框架,总长2941米,总投资630万元,并对园区进行了绿化、天然气、弱电线路管道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今年截至5月底,回河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占年计划的41.6%。”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1.8亿元,占年计划的41%;规模以上企业利税1012亿元,占年计划的43.1%;招商引资完成3.2亿元,占年计划的49.2%;完成国税217.5万元,占年计划的75%;完成地税1684.8万元,占年计划的52%。
新城区
宜商宜业宜居

  随着济阳县城的不断拓展,回河镇正处于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关键时期,逐步成为济北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回河镇积极做优做实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建设宜商宜业宜居的新城区,主动融入济阳县城区与济南市区对接融合的建设大局之中。
  “今年过了正月初八,我们几个早来的工友就已经在忙活开工的事了,能尽早把社区建好,我们辛苦点没啥。”回河镇新庄社区一期建设工地上一位工人朴实地说。据了解,回河镇新庄社区一期9月份即可达到入住条件;新河社区一期工程已于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今年,我们重点推进新河社区、新庄社区二期的建设,完成新庄一期搬迁入住,确保早日让老百姓入住新楼。”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回河镇新庄社区规划安置新庄村周边12个村,约4564人。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安置新庄、十里铺、任家三村,共1036人,建设安置房17栋楼,建筑面积47819平方米。二期规划占地70亩,可安置1000余人,共建设15栋楼。
  与此同时,位于回河镇政府东北方向,距离镇区不到1公里路程的回河镇新河社区一期项目工程,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正在火热施工当中。“新河社区为国道220线、省道248线纵贯南北,县道济太路、济孙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地势较为平坦,区位条件较好。”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属于整体搬迁改造类型村庄,是普通住宅类型,项目共涉及小何村、新建村两个村庄,可安置406户,共1340人,项目总投资为9701.9万元。
  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回河镇着力抓好城镇建设,加快城镇总体规划和片区发展详规编制工作,引领城镇发展,加快镇驻地大寺河景观区开工进度。
  据了解,回河镇驻地段大寺河河岸改造项目,是回河镇综合回河片区定位与县城“南进”发展,提早谋划,提高标准,积极打造的城镇起步区景观项目,并计划与张尔岐等一系列回河历史文化底蕴有机结合,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该项目不仅能提升城镇开发的档次和品位,而且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和文化品牌。”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项目施工图已经编制完成,正在报批,拟于下半年开始动工建设。先期将进行河道开挖及驳岸处理等土建工程,10月份进行部分绿化,两年内达到设计要求。
特色农业
成回河品牌

  “在回河老百姓眼中谁家要是搞起了蔬菜大棚,建起了奶牛小区,养起了肉食鸡,那么谁家的日子就越来越红火了。”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回河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为重点,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初步形成以西红柿大棚种植、奶牛及肉鸡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目前,全镇形成了以蔬菜大棚、苗木花卉、食用菌等为主的各类农产近30000余亩。”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其中,小淮里村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关于蔬菜大棚产业向边缘村发展的号召,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由村委会统一施工、统一进料、统一管理,新上蔬菜拱棚75个,基本实现了户均两个棚。
  “戴家村金润食用菌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提升扩大。”相关负责人说,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帮助下积极发展食用菌大棚经济,该合作社积极进行外出参观考察、技术培训。前期以基地形式建设57个大棚,占地60余亩,主要种植金针菇、平菇等。不仅年产金针菇可达150万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万元,每户年均纯收入可达5万元。还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将打破回河镇农产品产业链条短的制约,为周边群众发展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此外,回河镇蔬菜标准化生产,逐步向重品质、重品牌提升转变,提高了附加值,打响了回河蔬菜优质品牌,“廻河”西红柿被评为全县“十佳”放心农产品;畜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店子村建设完成一处标准化奶牛养殖区,占地200亩,全镇规模奶牛养殖区达5处,奶牛存栏量突破3000头。小淮里、金营等村的肉鸡养殖年出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农民增收显著。
  为了加强回河镇的农业发展,回河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投资3000余万元,服务完成小农水建设项目,加强了全镇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农业建设稳步发展。“该项目涉及全镇19个村,1.81万亩土地,现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极大地改善了我镇部分村的水利条件。”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投资200余万元,启动了小淮里、淮里庄土地整理项目;清挖了南干、青宁沟等干渠,提升了镇域沟渠的灌排能力。
  有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年轻的回河镇正如一个冉冉升起的太阳,迸发着激情澎湃的活力,相信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下,回河镇的明天会更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