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明月
2014年06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华

  第三次到窗边看夜空,月亮还没转过东边的楼角。
  今天是五月十五,又一个月圆之夜。
  一开始是月初,在黄昏时分,月亮出现在西边的天空,弯弯的,瘦瘦的,很俏丽。慢慢,在能看见它的时段,它渐渐东移,逐渐变得丰满,里面的边缘变得模糊。
  过了22点,我终于在窗前看到了它——饱满、圆润、柔和的满月,静静悬在我的11点方向。
  我喜欢趴在窗台上月亮。窗外的月亮对我意味着什么?
  对我来说,它是美。弯弯的月亮是美丽的,它那优美的弧度让人惊叹。我们叫它月牙儿,叫它娥眉,它也像一叶扁舟,航行在夜空之海。圆圆的月亮同弯月之美不相上下。满月的色泽更鲜明,有时它是皎皎白色,有时它是浅浅的黄色,有时是柠檬的深黄色,偶尔还会是神秘的朦朦胧胧的红色。苍茫的天宇之上,暗黑的夜空衬托得月亮分外明亮,它旁边的星子却因它变得黯淡了。挂在树梢上的月亮是另一番韵致。在很久很久以前,看到这样月亮的朱淑真,不由吟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现在建筑物之上、之侧的月亮,其实也很美。建筑物是冷硬的,月亮是柔美的,一刚一柔的对照,更显得月亮温和多情。就这样,一年四季,月圆月缺,窗外的月亮用自己的美装饰着我的窗子,打动着我的心。
  对我来说,它是知音。每当我心里有郁结的时候,都会感觉窗外的月亮在亲切地看着我,它不言不语,但我知道它在说:别难过,你还有我,我懂你,我会陪着你。它把清辉洒进我的房间,照在我身上,像母亲温柔的手爱抚着我,安慰我平静入睡。
  对我来说,它还是故乡。照着我的月亮,就是那个曾经照着我的故乡的月亮。在故乡的我的小屋,月光会透过木格子的窗子照进房间。它也照着我们的小小院落,照着村街,以及村里的小河,村外的田野。空中月华如水清透,地下月色如霜冷凝,小村庄成了童话的世界。
  喜爱月亮不独我,李白早在我之前。美丽的月亮让谪仙人李白写下了多少美丽的诗句啊。他思念家乡,就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惦记朋友,就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喝醉了,就陶然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的浪漫之死都是跟月亮有关的:他月夜泛舟江上,见江中明月,俯身去捞取,于是抱月坠江。
  从科学角度讲,月亮只是一颗星球,而且只是反射了太阳的光。但我宁愿相信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我在窗前痴迷地看着月亮,看着它由清瘦到丰满,再由丰腴到清减;看着它从树梢转到楼角,再从楼角升到楼顶,再升到浩淼的天宇。我为大自然这无与伦比的美震撼,我愿拿出生命中的许多时间去欣赏它,感受它,我并不觉得生命因此被浪费了,反而觉得生命因此而充实。
  窗外有明月,照着多少爱月人的心。
  (张华,就职于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日照市作协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