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得起用不起维修费用高成停业主因
喷泉改“鱼塘” 市民忧成新摆设
2014年06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18日刊登了《你还记得光明广场的喷泉吗?》一文后,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其中讨论最激烈的便是:“造价那么高的喷泉,停喷那么久咋就不去修一修?”。记者在进一步采访中了解到,过百万的维修费用成为喷泉停业主因。
本报记者 韩微
有钱建没钱修 修好得花140万
  “喷泉这东西,造价高、易损耗,只要运行就得不停地往里砸钱。毕竟是埋在水里东西,损坏的时候很难及时发现,万一出现漏电伤人的情况,我们也很难承担责任,所以除了维护资金,还得有专人看护,这就增加了人力成本。”光明广场负责人介绍,喷泉的保养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所以大部分的喷泉管理者只负责电源开关,并不掌握喷泉保养维修的专业技能,这也导致许多喷泉损坏非常快,后期所需投入成本也就更大。
  “建喷泉不算贵但使用成本太高,所以就算是喷泉不坏,也是能不用就不用。”从喷泉完全损坏无法工作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维护,以至于原有的喷头水管都氧化生锈严重,因此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排查维修喷泉损害的根源,就连喷头管道也都得一应更新,喷泉才能重喷,但整体费用下来需要140万元左右。也正是这高额的维修费才让连续几年申报修理费用无果。
考虑做整改 市民怕投入的钱再打“水漂”
  “只要有足够的维修资金,喷泉很快就能再‘上岗’,但这也不能表示喷泉以后都不会再出现任何问题。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想把喷泉拆除,更换新的观赏项目。”考虑到维护费用高,又不想广场那么大的空间被闲置,广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采访时表示,已经在找外地投资商商讨,将喷泉改造成观赏鱼养殖喂养区,给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休闲环境。
  而对此,不少市民则担心,喂养区建成后会落得喷泉“停业”一样的下场。“建喷泉的时候花了好几百万,后期维护又那么多钱,现在坏了又说没钱修,那建的时候咋不想好呢?”张先生表示,就算是改建成喂养区,新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一定比喷泉的少,让市民自己投喂观赏鱼,怎么保证鱼不被撑死,或者被别人给捞走呢,如果这一切都不想好,就算是再次投入高成本修建的喂养区,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新摆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