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药监局本报接热线回应食药安全热点
海参掺了盐和糖,辨别有高招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月22日,省食药监局来本报接听热线。 本报记者 王鸿光 摄
     我买的保健品能不能放心食用?家门口买的海参掺了盐和糖……22日上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局长田宜勇,副局长李德臣、张绍勇,副调研员刘志刚、主任科员王宏做客本报热线96706190,接受读者咨询。

  本报记者 马云云 李钢   
怀疑是假酒,将追问生产厂家
  济南市民薛先生来电反映,在商场工作人员的劝购下,按买一赠一,购买了2瓶某品牌浓香型白酒。但回家后他发现,2瓶酒的外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不同,一瓶为2012年,一瓶为2013年,手提袋的印制质量也很低劣,打印的时间则是2014年,且外观印制的内容与白酒名称不符。薛先生认为,这两瓶酒或许是假酒,希望查处。
  田宜勇答复说,如果认为这两瓶酒有问题,就先不要饮用,同时留存好发票。他将于次日通知有关食药监局进行处理并反馈。
  田宜勇表示,要查询这两瓶酒是否假酒也不难,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超市的进货渠道,并与生产厂家联系核实,由厂家确定是否由其生产即可。
  滨州的赵先生也来电反映了类似的问题。他称女儿公司发的某品牌食用油,下锅后不起泡、不冒烟,也没有香味,而且颜色鲜亮,怀疑质量有问题。张绍勇表示,将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核实查处。
保健品信息食药监局网站能查
  济南市民李先生来电称,在商店买的海参,一次加了盐,一次加了糖,每斤千元左右。店主称,这样做是为了保鲜。
  李德臣说,店主这样做主要是为增重,海参价格高,以每斤1000元算,一斤海参中添加一两糖、盐,就相当于这一两糖和盐卖出了一两海参的价格,也就是100元,这对商家来说诱惑力非常大。
  添了糖和盐的海参很难用肉眼分辨,但李德臣提醒,添加了糖的海参,消费者可以在手上沾点儿水去捏一下,会感觉黏糊糊的。而消费者选购干海参时,最好去正规的商店购买,并且保存好销售凭证。
  此外,不少消费者咨询购买的保健品是否可以放心食用,田宜勇称,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能很方便地查到保健品信息。
  接线结束后,田宜勇立即开会对接听热线进行汇总,他表示,将对这些信息按照职责、程序,认真研判、组织核实和查处,并及时反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