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空姐李海琳:
当空姐嫁给机长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空姐嫁给了机长,比翼双飞?没你想得那么浪漫。根据规定,夫妻不能在同一架航班上工作,聚少离多的夫妻顶多只能在机场打个照面。“他在这个廊桥下飞机,我在这个廊桥上飞机,隔着玻璃挥一挥手,又是几天后见。”李海琳说,“廊桥遗梦”才是双飞家庭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 廖雯颖                                      
  空中十三年炼成“姐”
  2001年,刚毕业的李海琳进入山航,成为一名空姐。十三年的乘务员生涯、丰富的空乘经验沉淀出如今沉稳温和又极具亲和力的“海琳姐”。“山航空姐平均年龄25岁,还有很多九零后小姑娘,大家都叫我姐。”35岁的李海琳调侃完自己,转头又快人快语地补充:“我不算最资深的,有很多前辈飞行近20年了,我跟她们比还差得远。”
  空姐十三年,李海琳身经百战。经历过飞行途中旅客突发心脏病,满头虚汗、意识模糊,她和同事紧急找到机上一位医生乘客急救,飞机着陆时病人终于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的“惊情时刻”;经历过外籍乘客突然抽搐,语言不通,机组人员全程与地面联系,安排地面救援的“生死时速”;遭遇过航班延误,关舱门等待两三个小时不能飞,艰难安抚乘客们的惊慌困窘;也感受过有如空中嘉年华般全机乘客一路欢笑,着陆后互留联系方式的愉悦欢畅。“当然,大部分时候都是平淡的,起飞,服务,降落,返程,再来一遍。”今年,李海琳升级为副中队长,协同中队长管理本中队70多名空姐。资深的“海琳姐”如今徒弟“满天飞”——根据乘务员培训传统,老乘务员要带新人,二人以师徒相称。
  刚入职时,李海琳也曾在想象中给这份职业披上光鲜的柔纱——服饰亮丽,薪酬不低,还能到处旅游。“实际上,工作就是工作,一刻不能松懈,《非诚勿扰》里的笑笑只在电影中存在。”空姐是一个没有节假日概念的职业,“越是节假日,我们越忙,”工作第一年春节,大年三十的晚上她还在飞机上服务,通过窗户俯瞰到地面万家灯火,“当时觉得很寂寞。”如今她已经很少有这样伤怀的时候,李海琳开玩笑,大年三十航班结束,能回到家里吃上团圆饭,“现在觉得已经够幸福。”
夫妻俩的“廊桥遗梦”
  李海琳的丈夫王成立是山航一名机长。空姐与机长的组合,总能收获旁人的羡慕眼光。“不了解的人会说,多好啊,夫妻比翼双飞。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李海琳说,根据规定,夫妻俩不能在同一架飞机上工作,所有的航班都必须错开。空姐的工作节奏是“飞四休二”,飞四天休息两天,每周排班一次,周六能拿到下周排班表。除了济青烟,山航还有重庆、厦门等驻外基地,丈夫作为年轻机长,驻外时间比较多,往往一出门要三四天后才能再进门。俩人经常彼此错空,“有时一个礼拜都碰不到一面。” 
  在民航业内,这种空姐与飞行员、安全员的结合有个专有名词——“双飞家庭”。山航仅济南基地就有不下二十个双飞家庭。聚少离多的夫妻们往往只能在机场打个照面。“有时候他在这个廊桥下机,我在那个廊桥上机,隔着廊桥玻璃,彼此挥一挥手,匆匆别过,可能又是几天后再见。”李海琳说,真正的双飞家庭无法享受比翼双飞的浪漫,“廊桥遗梦”才是真实写照。
每次回家都给女儿礼物
  李海琳和王成立的女儿和和3岁9个月,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因为父母总是离家在外,和和由姥姥照顾。每次幼儿园放学如果看见是爸爸妈妈来接自己,和和就会特别高兴。
  “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俩几乎把所有在家的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总不在家,在家时候就尽量保证高质量的陪伴。”李海琳的语气里掩饰不住对年幼孩子的亏欠感。她和丈夫约定,每次回到家,都要给女儿带点小礼物,“让孩子觉得,父母在外的日子也有点盼头。”
  王成立是新疆人,结婚七年,夫妻俩只有一年回过老家乌鲁木齐过年,剩下的都是在济南,假期有限。七年里,大约1/3的年头全家没能一块过除夕,往往是俩口子大年三十都在飞,到了晚上七八点赶回家,“那就算吃上了团圆饭。”七天的春节假期,夫妻俩能重叠两天,就值得好好庆祝。“我们俩都习惯了,能一起在家过年是一种惊喜,不能也看得开,民航工作就是如此,节假日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李海琳调侃,对象找同行这时候就显示出也有好处了,“彼此能互相理解工作的特殊性,不会抱怨。”
  父母对工作的爱和付出感染了年幼的和和,她认真地告诉爸爸妈妈:“长大了我也要当飞行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