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回炉
盘点无以言退的辛酸泪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看到马云、史玉柱们复出的新闻时,不要太惊讶,这是职场的轮回,也是商业逻辑使然。一群无法言退的CEO们构成了别样的商业群像。创始人回炉大盘点,有重塑辉煌型,有惨败收场的,也有过渡型。总体而言,这些创始人无法言退,更多出于无奈而非颜面。

  最辉煌:
史蒂夫·乔布斯

  创始人回炉,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史蒂夫·乔布斯,他于1997年重新执掌苹果公司,于1985年被踢出局。乔布斯至少彻底变革了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平板电脑等四大产业,乔布斯回炉创造了商业史上的奇迹,苹果的净利润从1996年亏损10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了140亿美元,市值达到了约3600亿美元,2014年4月苹果市值为5200多亿美元。
  通用汽车创始人杜兰特的经历和乔布斯有些相似,都是依靠所创第二家公司被合并,重新掌权。不同的是,杜兰特又一次被赶出,此后没能再次崛起,成为商界悲剧人物。
骨灰级:
西奥多·韦尔

  1907年,韦尔成为AT&T公司的总裁。像史蒂夫·乔布斯传奇般回归苹果公司,并缔造出市值世界第一的新苹果公司类似,62岁的韦尔回归贝尔后,创建举世闻名的贝尔实验室,左并右购,打造出广为后人熟知的AT&T帝国。
  1878年是韦尔第一次加入贝尔公司,加上技术领袖亚历山大·贝尔,资本专才贝尔的岳父哈伯德,铁三角模式正式组成,把当时电报巨头西部联盟公司打得落花流水,最终确定电话一哥的位置。
  当时,韦尔33岁,雄心勃勃、壮志未酬,他在美国国家邮政局里工作,开创了一种新型的铁路邮件运送方式,手底下管着3500多名员工。当贝尔公司的创建者、首任总裁哈伯德向他展示电话样机时,韦尔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贝尔公司。
  西奥多·韦尔曾两度从死亡线上救回了贝尔公司,他成为贝尔公司企业精神的化身,是他那个时代的杰克·韦尔奇。
短暂退位型:
山姆·沃尔顿

  50年的企业经营历程,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很少有过败笔,其中有过一次退位插曲,却是他最惨痛的经历之一。
  1974年,沃尔玛全美扩张之战正酣,为了给公司功臣罗恩·迈耶更好的发展机会,沃尔玛决定退休。没有意料到此后沃尔玛的发展态势不妙,沃尔顿退休后不久,公司政治愈来愈明显,公司成员被划分为明显的两大阵营,许多新来的年轻人站在董事长兼CEO罗恩一边,老的商店经理则支持总经理、老沃尔玛人费罗尔德。沃尔顿终于无法忍受。1976年6月的一个星期六,沃尔顿宣布重新担任董事长和总裁,该事件被称为“周六夜的屠杀”,随后沃尔玛经历了离职潮,三分之一的高级经理层离职而去。
  还好,这只是沃尔玛少年期到青年期的过渡,退位插曲之后,沃尔玛才算迎来真正的辉煌,被打造成为全球最大连锁超市。1992年4月,沃尔顿去世之后,沃尔玛后续势头发展猛烈,年销售额多次位列世界500强之首。
捍卫创始人精神型:
霍华德·舒尔茨

  霍华德·舒尔茨认为咖啡代表着浪漫,咖啡店能打造出人们的第三空间,形成这一理念之后,他为赋予浪漫精神的咖啡店开遍全世界而奋斗不已。2000年,当霍华德·舒尔茨从星巴克CEO的位置卸任时,这家咖啡连锁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最知名的品牌。2008年由于经济衰退,及公司本身的战略失误,星巴克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之时,舒尔茨重新回归担任公司CEO。
  舒尔茨说:“星巴克是我的生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根本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其走向崩溃。”他认为,2007年开始,星巴克过分追求增长的弊病显露无遗,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再受重视。用舒尔茨的话来说,再次担任首席执行官是最直接的方式,这样才有权力制定必要的变革决策,并看着它们得以实施。
  霍华德·舒尔茨为重塑企业文化而奋斗,目前公司运营状态甚佳。
失败型:
杨致远、迈克尔·戴尔、
特德·威特

  从已有的案例来看,失败者也不在少数。杨致远回归之后的成绩并没有以前CEO做得好,回归雅虎一年半左右,一直备受争议,不但未能找到破解谷歌挑战的策略,而面对微软收购时,更是激怒了投资人,最终只得再次黯然离去。迈克尔·戴尔回归CEO,也没能带领公司超越电脑巨头惠普,市场份额不断被联想、苹果等侵蚀,最新的信息是,由于压力逐渐增大,戴尔私有化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这意味着他要牺牲更多。
  曾经的美国第三大PC厂商Gateway的创始人特德·威特也是一个失败典型,他于1999年底辞去CEO一职,因公司业绩下滑,一年后复出,但效果更糟,2004年无奈再次辞职。2007年10月,Gateway被台湾宏碁公司收购。
       据《中国企业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