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入画 得鱼之趣
——张流源画鱼作品赏析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流源作品
     刘莹莹          

  自古以来,人们将鱼看作是吉祥、富足的化身,将“鱼”与“余”联系起来,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也涌现了许多擅长画鱼的花鸟画家,像是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均有不少画鱼佳作。而张流源也对鱼儿情有独钟,他对鱼的创作与研究博采众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作品笔墨兼顾,注重于画外表现情志和思想,将要表现的艺术主张贯穿到自己的艺术活动中去。
  张流源画鱼,以没骨为主要表现手法,用淡色、淡墨或极轻之笔细加晕染,色泽浓淡相宜,构图讲究、得法,表现出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形态,栩栩如生,灵动之余足见其笔墨功底。观张流源的作品,波光之下,群鱼游动,有黑有红,相辅相生,忽有一条逆向而行,惹得鱼群四散;或是几条翻腾跃动、摇头摆尾,一副悠然自得之态;若只有一条鱼儿,又似在独享那份水中的清净。
  为何张流源笔下之鱼能画得如此活灵活现,充满了生命力?这不得不提到他三十年的书法功底,他早年仰慕柳体之刚健有力,而写柳体,终得柳氏之骨力、笔力,刚毅逼人,后又临习王羲之《兰亭序》,形神兼备,飘逸洒脱,之后,他又在草书上下足功夫,大量临习王铎的作品,以求笔势大气跌宕、纵横起伏。近年来,张流源对魏碑中古拙浑厚的爨宝子碑爱不释手、情有独钟,其笔墨也得其端庄肃穆、刚柔并济、拙中寓巧、古朴雄浑之妙,受到当代名家盛评。
  艺术家的创作不单纯追求技法的娴熟,更蕴含着艺术家的个性、阅历与人生感悟,张流源生于孔孟之乡,长于礼仪之邦,待人真诚朴实、温文尔雅,于艺术之外平和善良、正直淡泊,于艺术之内则坚韧执著、谦虚踏实,其书画作品均彰显清刚雅正之气,这与其处事、为人是分不开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