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宜轻放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开林

  唐代“诗魔”白居易有一首《简简吟》,感慨十三岁少女苏简简夙慧天成,却不幸夭折。其中两句诗千古传诵:“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三十岁时,我读《简简吟》,心中不免为之一动,但也仅仅止于一动。四十岁时,我读《简简吟》,心中不免为之一沉,这一沉,便是深入思索的开始。五十岁时,我读《简简吟》,心中不免为之一痛,生命的脆弱性已经一目了然。
  不少电影观众喜欢看动作片。那些出生入死的孤胆英雄、百折不挠的复仇勇士、除恶务尽的武林奇侠、直捣匪巢的铁血刑警、与狼共舞的美女间谍、身陷重围的特攻队员,再算上超人、雷神、金刚狼、绿巨人、007、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个个都有九条命,纵然仇家、劲敌和悍匪将他们折磨得奄奄一息,追杀得无处藏身,这些狠角色也能够绝地大反击、逆境大反转,堪比古代神话传说中历劫重生的“不死鸟”。结局往往是正义得伸、大仇得报、美梦成真,那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以完成,很少会有例外。你若问,剧情是否可信?我只能诚实地回答你,剧情的可信度不高,但观众对这类锄强扶弱、除暴安良、拯救地球、化解浩劫的“爷们儿剧”喜闻乐见,很少挑剔。
  实际上,谁都知道:即使强悍的生命也只宜轻放,不可野蛮装卸,不可过度打压,不可反复冲撞,不可持久抑郁。这是基本常识。有道是“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基本常识可信,却并不可爱,电影中的“不死鸟”处处颠覆常识,反而有大量观众击掌叫好。
  两年前,一位外地的朋友患抑郁症自杀,年仅四十八岁。起初,他使用镇静药物,睡眠缺失和情绪低落还可以勉强控制。后来,病情加重,药物时灵时不灵。最终,他在一个雨夜跳楼身亡。这位朋友家庭幸福,儿女成双(龙凤胎),单位领导对他青睐有加,倚为股肱,应该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巨幅的心理阴霾究竟从何而至,覆满他的心空?谁也说不明白。有人推测,他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对国内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忧心如焚;也有人猜想,他长期关心穷困山区少年儿童的失学问题,总觉言轻力薄、见效甚微,为此郁闷难解。是耶?非耶?没人拿得准。他不曾留下遗书,也从未对人说过“活着没意思”之类的沮丧话。轻生也许是一念之差,也许是心理长期抑郁之后的瞬间掉线,这个谜煞费猜测。
  半个月前,一位好酒贪杯的朋友患心肌梗塞猝然去世,年仅四十五岁。这位高阳酒徒是个职业游荡者,有钱亦有闲,他自知受酒精伤害程度已深,仍坚信自己能够活到儿子读完大学、结婚生子的那一天。“我只要能做上一天爷爷就心满意足了,其他的懒得多想,及时行乐才是王道,别人贪求权势、金钱、名誉、女色,我只要求杯中酒不空,这不算过分吧?”殊不知,酒是他的恋物,也是夺命的毒液。他的儿子才十二岁,距离上大学、结婚、生子还有若干年,他撒手而去,夙愿难了。
  很多时候,生命都比薄胎瓷更容易破碎。我目睹过多起高速公路上鲜血淋漓的车祸,稍经碰撞,瞬息之间,那些原本鲜活的生命就变成了难以修复的碎片。我接触过一位罹患厌食症的女大学生,她骨瘦如柴,起因是父母离异导致其内心孤独,她长期住院接受治疗,体重不足七十斤。只要打开互联网,各类大大小小的悲剧就会纷至沓来,诸如马航失联、韩国客轮沉没、昆明和乌鲁木齐暴恐、美国公路枪击案,生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枯萎、殒谢、倾覆、破碎,有的附带着过错,有的牵连着罪行,有的是病魔来袭,有的是灾祸降临。一个人活着,除非离群索居,否则就很难对或远或近的悲剧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我欣赏过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满心里印着八个字——“众生可爱,众生可悯”。若能参悟到位,我们就可拥有双重甲胄,一则护体,一则护心。因为“众生可爱”,我们就应该善待生命;因为“众生可悯”,我们就应该珍惜生命。舍此,若非浑噩,必多嗔怨,生命的质量又何从谈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