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颊炎多发,儿科“爆棚”
此病近期多发于学龄前宝宝,有的医院每天至少收治120名患儿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疱疹性咽颊炎多发,22日,在毓璜顶医院儿科门诊,挤满了前来问诊的孩子和家长。 本报记者 李泊静 摄
     本报6月22日讯(记者 宋佳) 近来,疱疹性咽颊炎多发,成为市区多家医院儿科门诊量“爆棚”的重要原因。据了解,有的医院每10名求诊的患儿里至少2人患该病,儿科一天至少收治120名疱疹性咽颊炎患儿。
  22日中午11点,走进毓璜顶医院儿科病房,空气里混合着患儿的哭闹声。由于候诊室都坐满了,不少家长站在里面待诊。
  “我家宝宝舌头上痒,但是没看见疱疹,有没有可能是疱疹性咽颊炎?最近小区里很多宝宝都患了这种病。”说话间,一位母亲抱着2岁的儿子挤到分诊台询问,儿科门诊分诊处主管护师孙树春说,“上午已经挂满号了,建议你下午2点半上班再来。”
  毓璜顶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春香告诉记者,现在疱疹性咽颊炎确实多发,因为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少家长很恐慌,保守估计,一天的门诊量里,每10名患儿里至少有2名疱疹性咽颊炎患儿。儿科一天600多的门诊量,意味着该医院一天至少收治120名疱疹性咽颊炎患儿。
  “疱疹性咽颊炎多发于学龄前的宝宝,也偶有10岁的孩子发病。”李春香介绍,临床特征为突然高烧不退,多在39摄氏度以上,伴有明显的咽喉痛、头痛、厌食,发病两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舌部等,在疱疹出现24小时后,水泡溃变为浅溃疡。
  随后,记者致电烟台山医院、芝罘区妇幼保健院、开发区医院等多家医院儿科发现,毓璜顶医院儿科的情况并不是偶然,各家医院儿科门诊量较上周明显增加,其中毓璜顶医院、烟台山医院儿科门诊量增加近三成。其中,疱疹性咽颊炎多发成为各家医院儿科门诊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从早晨7点多上班到现在,我自己就发现10多名疱疹性咽颊炎的患儿。”烟台山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忙得不可开交,只得简单地概括疱疹性咽颊炎多发的情况。
如何辨别 与手足口病相比,起疱疹位置不同
  同样是起疱疹,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有何异同,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区分呢?据介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起疱疹的位置不同。
  “其实,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病病原体基本相同。”毓璜顶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春香说,部分疱疹性咽颊炎患儿在发病两天后,有可能发展成典型的手足口病,所以此病伴有手足皮疹时,家长要格外警惕。
  “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颊炎的疱疹只出现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的疱疹多在手心、脚心。”李春香介绍,疱疹性咽颊炎偶发合并肠道疾病,不会伴有脑炎等其他并发症,只要在治疗期内按时吃饭、打针,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李春香建议,一旦发现宝宝嘴里或身体其他部位相继出现疱疹,并伴有高烧,一定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疱疹性咽颊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住院治疗,通过输液、肌肉注射、口服药物治疗都可以控制。”
本报记者 宋佳
如何预防 少去公共场所 勤洗手多通风
  记者了解到,去年疱疹性咽颊炎多发于7月份,那几日的天气比较闷热。李春香说该病毒好发于初夏,与天气肯定有一定关系。
  虽然疱疹性咽颊炎带有急性传染性,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预防。“远离感染源,少去公共场所;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切断感染途径。”李春香说,如果不幸发病,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如果治疗过程中,高烧患儿突发抽搐,在迅速送往医院的同时,可临时卡住孩子的人中穴,防止患儿抽搐时咬伤舌头。”李春香说。      本报记者 宋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