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润身 以文化人 明德润心
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德育工作纪实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涛
  教育是一门艺术。德育则是让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追求知识、学会做事和学会发展的教育。“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明德润心”,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心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积极举行各种德育活动,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和校园文化、课程文化相结合的“三位两化”德育体系,以此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办家长放心满意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文化引航
构建育人环境

  学校文化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德润国际学校从建校伊始就主张校园文化建设。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外在环境和内涵文化进行精心策划和布置。历时四年,形成了具有德润特色的校园文化。家长和孩子们选择德润国际学校,就是被“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校园内涵文化深深吸引。
  1.明德文化,让师生成为校园主人
  办公室、图书馆有全体教师参与甄选的格言警句,引领教职工积极向上,严于自律;在楼梯、走廊,张贴学生文明行为的真实照片,用榜样的力量提示学生文明向善。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构建不同层次的校园文化。小学部宣传栏里是孩子们根据学校的月主题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充满童真童趣的创作成果得以展示。初中部注重结合一些传统节日构建学生的文化体系,并定期在宣传栏展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囊括孝亲教育、尊师教育、爱国教育等诸多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的门牌设计也体现了成长理念:小学部一年级的小嫩芽门牌,代表刚入学的小朋友像小幼苗一样,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耐心指导;二年级的叶子门牌,代表同学们在德润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三年级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门牌,蕴含了学校静待花开的育人理念;四年级的花朵门牌,代表同学们经过不断的努力百花齐放……中学部七年级小浪花门牌,象征着学生即将要在老师的陪伴下步入自己的青春时代;八年级大海上的波涛门牌,预示学生正以青春期朝气蓬勃的姿态向着前方不断乘风破浪;九年级门牌海浪已经相对平缓,露出了宽阔的海面,鼓舞学生要懂得“海阔凭鱼跃”,只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朝着理想去努力,一定能书写自己人生的辉煌!
  在小学部大厅,中学部走廊,张贴着各班级的“德润之星”,这是由学生们自己评选而来,学生是校园里最闪耀的明星。学校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处处充满人文关怀气息的明德校园文化,对全校师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德润国际学校,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
  2.润心文化,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从本质上说,班级内涵文化能滋润学生身心,给学生精神上的感染和熏陶。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鼓励各班根据班级目标和学生学情,塑造具有班级特色的内在润心文化。
  德润国际学校对每个班的班级文化做出具体要求,师生共同努力,呈现出具备内涵的班级文化。目前,每个班已经具有体现班级特色的班徵、班歌、班级公约、班训、班级口号,这是老师、学生和家长智慧碰撞的结晶,是班级的共同发展方向和共同梦想;每个班级都具有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班内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得以调动;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图书角,每层楼都有读书连廊,学生与书为友,与书相伴,知书达理,以书润心。学生和老师成为班级内涵文化的策划者、实践者,浸润在浓郁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3.文化点评,内涵文化开花结果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班级文化点评。结合德育月主题,在每学期的第二个月暨3月和10月的第二周,中、小学部分别开展班级文化点评。学校围绕不同的点评侧重点,“爱国读书”“低碳环保”“自主管理”等,让班级文化内涵逐层不断深入。各班以文化点评为契机,深入开展班级活动,建立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创建中,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班级:书香型班级,自主管理型班级,经典诵读型班级,环保节约型班级……老师和学生在点评中能学到同伴的先进经验,丰富自身的班级文化发展思路,真正实现“班级特色文化”百花齐放。
  建校四年来,班级文化点评逐年深入,学校的班级文化不仅外表高雅,内涵文化也走向深层发展。学校鼓励在共性中求特色,发挥班级和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打造积极向上、具有创造性和竞争力的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润德课程
奠定育人根基

  1.主题班会课程,擦亮德育品牌
  研究育人是学校的特色,学校围绕办学理念研究开发了多种润德课程。其中,把班会课程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理念的载体,奠定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为使班会课更加主题化、系列化,增强其实效性,使之逐渐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在建校第二年就开始了班会课程的课题研究。正如德润国际学校校长陈静所言,学校推行主题班会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充分挖掘优秀班主任的内在潜力,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同时利用主题班会这一有效载体和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教导处对班主任课主题的选取进行必要的指导,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参考主题。如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拟定“规范言行,做最好的自己”、“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等主题。在特色班会展示活动中,班主任老师们针对各自班级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课程,如小学部五年级一班的《做快乐、幸福的人》、二年级四班的《学会赞美》以及初中部七年级《讲文明·知礼仪·做文明学生》、《融入集体 学会交往》等等。这些课程不仅主题鲜明、内容实用,而且授课方式也丰富多彩,不仅有经验介绍、示范体验、团体辅导,而且还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情景剧、小游戏、辩论会、情景体验等。
  老师们经过不断打磨和尝试对班会课的形式及意义逐渐明晰,一改原来班会课就是说教课的局面,更加注重了故事分享及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活动体验中学会各种规则,内容由浅入深,感悟层层递进。班会课程对学生成长、班级文化及学校文化建设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月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性
  学校的月德育主题也是润德课程的一大特色。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季节、传统节日,科学制定德育主题,将活动主题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寓德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3月为例:3月的德育主题是“爱绿护绿”,学校的一系列活动都围绕它开展。班级文化点评以“爱绿护绿”为主题;本月的班会课也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引领学生做“环保小卫士”。另外,组织学生游览植物园,发现春天之美,爱护花草树木,通过手抄报、摄影展、绘画展、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会发现“美”,爱护“美”,创造“美”,最终做“美”的使者。
  3.多元德育评价,巩固学生好品行
  每天班级德育五分钟。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教育管理的全面工作,除了承担学科教学的任务外,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学生素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承担责任,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班主任对全班性的进行指导与教育。学校推出的“每天德育五分钟”为班主任开展班级教育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也起到了规范教育作用。班主任们利用这个时间对前一天班级整体情况进行总结,或表扬,或建议,或分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反思和期待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每周学校德育点评10分钟。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达到以点促面,以面带点的教育效果,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每周一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固定为德育点评时间,由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或中队委等人员对上周学生常规评比结果进行总结,对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进行表扬和激励,同时针对检查结果对各班级提出建议,提高常规要求。
  另外,学校还把这个机会当作了各班自主管理经验交流的平台,实行了”德育点评申报制”。每周各班提前申报,由班长利用每周一德育点评时间,将自己班的学生自主管理方面的金点子和全校师生分享。这一活动,督促了很多班级的工作,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演讲能力得到了提高,更主要的是班级管理金点子流动了起来,实现了资源共享。
  每月德润之星评选。在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校以常规管理为依托,注重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激励性评价。根据每月活动主题,进行每月德润之星评选,制定了学习之星、读书之星等多种星级奖项,力争给每一个孩子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优点。过程性评价帮助孩子们树立了信心、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自主管理
践行育人理念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了充分体现“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新管理理念,学校构建了“教师导师制---学生自主发展”模式,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使师生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在管理中实现自主发展。
  1.建立“一岗双责”,践行人人是管理者
  为实现师生自我教育,在建校之初,学校制定了符合本校情况的德育工作原则,即“学生导师制”,每位教师既是德育先行者,又是德育工作者。教师们铭记“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校训,在日常工作中自省、慎独,继而履行以德育人的“导师”义务。从校长到普通的校工,每人都自主成为3—6名学生的导师,在思想、生活、学习、与同学相处等各方面给学生指导、帮助,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朋友。
  2.培养自主意识,构建主体的管理机制
  随着年级的增添,学校逐步构建起以中学部学生会和小学部大队委为主体的校园自主管理机制。并以校学生会和大队委主席团为依托,下设秘书处、纪检部、卫生部等七部,各部门研讨制定规范标准,对学校各个班级的有序入校、文明课间、卫生清洁、有序学习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同时为了对各项常规评价结果进行及时总结,每周五午练的固定时间由学生会主席团和宣传部进行德育点评。通过点评,表扬本周的文明行为、优胜班级,以引导孩子的善心,传递正能量;同时指出学生在常规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如此一来,既固化了学生的良好行为,又形成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
  3.成立自管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为保证社团活动更加有序高效,中学部各个社团自发成立了自主管理委员会。自管会成员来自不同社团,他们认真负责,并愿意参与自管会工作。在运行和完善中,自管会目前分为监督组与宣传组两个部分。监督组的职责是定时监督各社团活动秩序,做好记录,向社团负责老师进行汇报,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等;宣传组主要负责协助社团老师组织学期末社团活动展示活动事务;整理社团档案,收发社团常规文件等。
  4.认领管理岗位,形成自主管理模式
  每学期伊始,班主任老师会在考虑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设计一次特殊的班队会。班队会上,同学们集思广益,将班级事务进行归纳盘点,列出具体岗位,然后同学们自主认领班级管理岗位。有的同学擅长宏观把握,整体运筹,可能认领班长岗位;有的同学心细、整洁,可能认领卫生检查岗。总之,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班级岗位,为班级服务。
  根据同学们确立的自主管理岗位,同学们一起讨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如学习班长会和各科学习委员制定班级学习管理制度,纪律班长会和纪律检查员制定班级纪律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会通过班会进行集体审核后实施。
  整个过程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普通一员,参与制度制定的全过程,拥有提意见、出点子的基本权利;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领导者,在制度形成过程的最后关头有把握、定向的作用。
  自主的日常管理指的是同学们通过履行工作职责而进行的班级管理,期中包括事务的布置、督促和检查,以及工作过程记录、结果记录和反思。任何事务,不管是老师布置的还是班干部布置的,一旦布置下去,岗位负责人都要承担起督促检查的义务,确保事务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督促检查方式、检查时间由班干部根据制度的要求进行,做到“有布置就有检查”。同时,注重工作结果的公开化。如“班务日志”,就是班务公开的方式之一,以黑板的一块区域作为日志形式,用于通报班级当天的基本情况,通常有表扬栏、批评栏、意见栏和备注栏等,主要由值日班长填写。所有的公示都为了做到“有工作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公示”,达到班级工作透明化、细致化的效果,以促使班级工作朝着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也促使学生全员参与监督和管理,在班级内营造弘扬正气、凝聚班集体的氛围。
引领成长
丰富育人策略

  班主任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三个重要责任。因此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学校从规章制度的完善、管理论坛的开展、班级文化的点评、德育科研的探索等方面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水平,促进学校育人策略的不断完善,引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要求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先后制定了《德润国际学校班主任常规管理条例》、《德润国际学校班主任常规管理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让班主任意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同时对常规管理的严格执行,使各项工作都按照学校的要求有序进行,班主任工作也就更具规范性。
  2.开展月度论坛,提升管理水平
  为提升班主任的育人效果,提高其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学校坚持开展班主任集体备课。通过班主任的培训、班主任工作例会等形式在班主任的头脑中树立了科学的育人观,并以开展班级管理论坛的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每月前三周的周五由级部主任带领班主任进行集体备课,第四周的周五以学部为单位开设班级管理论坛并聘请学校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全程参与,给予心理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建议,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具科学性;另外对于担任班主任年限不足三年的教师,安排每周五由学生管理有经验的教师为其传经送宝,这一系列举措带动了整个班主任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青年班主任的快速成长。
  3.进行文化点评,分享管理经验
  结合每月的德育主题,学校在每学期的第二个月(即3月和10月的第二周)开展一次班级文化点评活动,让各班以文化点评为契机,放手开展班级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老师们在点评活动中不仅学到了同伴的先进经验,而且丰富了自身的班级管理思路,真正实现了“班级文化特色”的流动和分享。
  4.深化科研探索,共享教育智慧
  学校鼓励老师们及时把与学生相处的故事写下来,让教育智慧相互传递、共享,让老师们都看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个个真实的成长故事。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班主任积极撰写德育案例,并进行富有实效的德育案例评比和交流,这一做法在2012年全区德育例会进行了推广。目前学校已有多篇案例在中国德育报、山东教育等多家报刊和网站上发表。
家校沟通
优化育人合力

  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家校联系,不断争取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教育效应,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近年来,学校一直将家校工作列入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注重倾听、合作、沟通,抓细抓实、常抓常新,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1.家校组织健全,活动注重实效
  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把学校办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家长的参与合作,有利于解决矛盾、共享成果,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学校每学期会分别召开一次以班级、学部、校级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座谈会,征求家长在学校办学方向、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家校交流孩子情况、班级管理反馈,大家共同探讨管理思路、教育举措、活动计划和发展策略。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向家长开放的窗口,让家长充分了解子女在校表现的同时,参与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邀请优秀家长参加课堂活动,使家长感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伙伴关系。
  2.家校有效沟通,被动变为主动
  信息公开搭建沟通桥梁。在班级管理层面,学校级部主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向所有家长予以公开,家长有问题、困惑、建议可以及时的进行通信交流,也可以单独预约时间,在学校设立的会客室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与家长畅所欲言,能随时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疑问,用诚心去沟通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促进学校工作的不断进步。同时学校还要求班主任做到四个电话家访:学生生病必访、学生行为不良必访、学生学习有困难必访、学生家庭有变故必访。
  本学期,德润国际学校在四个电话家访的基础上,在小学部又开展了正副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的主动上门走访活动,老师们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们就怎样共同教育好子女,怎样更好的沟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家长们也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期望、学校管理工作、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家访活动的零距离心灵交流,老师和学校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通过耐心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还逐步建立起家校之间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有了这样的信任关系,家长对学校、老师的工作更理解,并给予充分支持和配合,而学生对老师也自然而然产生了亲情和依赖。原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消失,老师的教育效果大大加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3.多种渠道引领,优化教育合力
  学生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需求就是学校的需求,学校有责任引领家长发展。学校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家长的需求,通过微型家长会、菜单式家长课程等方式解决家长育子困惑。
  建校伊始,德润国际学校就开始试行“微型家长会”,会议形式、时间由班级自定,目的就是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学生家长从“要我开家长会”到“我要开家长会”。班主任把情况相似的学生家长召集在一起,主题明确,针对性强。会上,让家长充分交流教育心得,共谋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此种方式让家校沟通更加有效,家长们的一些共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家长课程的授课内容,不再是由学校单一的进行制定,而是在每次家长课程授课前,学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家长需要哪些课程引领,然后根据家长的需求设定培训主题,由家长自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到某一个班级或会场听课,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同时邀请优秀家长积极参与家长课程,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开展班级家长主题讲座、级部国际理解报告,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进校园,拓宽知识面,针对每个级部孩子的不同特点开展主题报告和亲子活动,丰富家长们的育子经验。这种通过家长走进课堂开展教育的方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多种家校沟通合作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家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了家长、学校、学生三者的有效沟通,优化了教育合力。
  明确的德育理念,科学有效的德育措施,促使德润国际学校“三位两化”德育体系得到完善。也正是因为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才使得这个新建学校在四年内逐步发展成为今天校风严谨、学风浓郁、校容整洁的“省级规范化学校”、“奎文区德育先进单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