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和仓栈文化底蕴丰厚
市场商贸物流迎来新生机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运河边的老建筑。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6月22日讯(记者 王金强) 无论是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有关的大宗商品,还是古玩交易,都在德州大运河边汇聚。借着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的东风,德州市的物流产业也将迎来新的生机。
  “德州的绝大多数物流商贸都发端于运河两岸,依运河而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运河经济开发区过去叫商贸开发区,以最早的运河水路形成的水路、铁路密集,目前户籍人口只有8万人,但加上流动人口却达20万人,每天有大量的物流人流汇聚于此。
  在运河经济开发区内,物流企业云集,像蔬菜市场、果品市场、水产市场、粮食物流基地、农业物流、煤炭物流全部集中在这里。22日,在九达物流园项目内,施工器械不断发出轰鸣声,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地施工。这片物流园投资1.8亿元,占地13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
  运河经济开发区商务局局长曲孝玉说,这里漕运和仓栈文化的底蕴,有市场集群和商贸物流的特色,有52条铁路专用线和70万平方米仓储库房的基础优势,将继续加速推动商贸物流产业提档升级。山东省农鲁北物流在已经盘活铁路专运线的基础上,计划再投资1亿元,建设占地120亩,储备能力10万吨的农资、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届时年销售收入可达6亿元,物流配送达60万吨,实现利税300万元。与此同时,鲁源货场项目也在盘活闲置铁路专用线的基础上,计划再延伸1050米,达到100吨运输能力;振鲁物流公司正在加紧对外招商;飞马肉联经过扩建后,实现冷藏能力8.5万吨,跃居全国15强;以黑马市场、长虹市场为重点的配载物流中心聚集各类配载车辆300余部,已形成大型车载物流中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