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遗迹保护性开发成共识
历史文化发掘更小心翼翼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古运河两侧的植被覆盖率很高。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伴随着大运河申遗,围绕运河的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今申遗成功,有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在旅游开发和文化发掘上,有了更深厚的文化依托。
  “运河申遗成功,我们对运河开发需要更加谨慎了。”在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看来,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跟高铁新区在麦子地上进行开发,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尊重历史文化遗迹,对与运河文化有关的历史文化进行发掘和整理,进行保护性开发。
  该负责人还认为,德州属于山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围绕大运河的开发起步较晚,但正因为这样,使得大运河德州段保留了运河文化原生态的东西,跟一些对大运河开发已经比较早却破坏了大运河的原始生态的城市相比,德州保护性开发的潜力更大,可以有效地避免对大运河开发时产生破坏。
  事实上,从大运河进入申遗阶段以来,有关运河的规划建设,审批起来比别的项目要难得多,需要文物保护和旅游部门的许可。此前,已经规划并动工的古玩一条街,因大运河申遗,整整停工一年的时间,才得以重新建设。
  据介绍,有关运河的开发项目,以生态居多,像九龙湾生态园,是沿着运河河堤建设的农业观光娱乐采摘为一体大型旅游项目,前期采摘园已经建设完毕,还将建设养殖奶牛、山羊、鳄鱼、孔雀等珍稀动物区,如滑雪场、滑沙、游泳等娱乐项目也将建设。
     本报记者 王金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