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掀起财富管理革命
可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但风险制度还不健全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现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
  中国银行副行长任德奇。
     去年一年,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有着惊人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市场空间,迎来了战略机遇期,继第三方电子支付之后,网络贷款也出现爆炸式增长,将来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中国的金融版图?传统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这场互联网革命?在此次“2014金家岭财富论坛”上,嘉宾们对互联网金融与财富管理的话题建言献策。
  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现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在演讲时称,互联网金融在某个方面来说,算是影子银行的一部分,即另一类的金融机构提供了银行应该提供的服务,对其监管不能轻于传统金融机构。史美伦认为,由于互联网金融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包括投资产品、投资渠道和投资服务的不足,所以在内地有惊人的发展。
  史美伦认为,虽然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但在三个方面存在风险,第一是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进行或者提供这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机构是银行还是证券商呢?法律方面对其应该有要求,应该像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一样,对其进行监管。换句话说,它也需要资本金方面的要求等等。”
  第二个方面,就是客户资金在第三方存管的问题。“如果有发现提供这些金融的网上经营商存在挪用资金的行为,那些投资的群众到哪里去投诉呢?这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史美伦认为。第三个方面,就是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互联网金融吸引了很大的投资群体。如果在市场有波动的时候,这些庞大的投资群体也有可能集体套现。集体套现会引起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影响到银行,就是传统银行方面的资金,所以互联网金融系统性方面的风险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史美伦称,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能轻于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互联网金融这个现象在内地来讲,我感觉是会持续下去的,应该把他们规范起来,提供网上金融的经营商、经营机构也好,或用别的名称也好,他们提供的服务是应该受到监管的。”史美伦称。
参与主体多样化 客户结构完整化
  谈及互联网金融去年一年的发展速度,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提供了一组数据:2013年,互联网理财产品规模超过5000亿,P2P借贷超过1000亿,小贷接近2000亿,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达1.3万亿,同比激增800%。到2014年1月,商业银行居民存款大幅减少9402亿,广义货币增加仅1.2%,同比大幅减少14.1个百分点。到2014年一季度,互联网理财客户超过1亿,募集资金超过5500亿,P2P借贷规模达到640亿。
  “相对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属性更加突出,从价格、数量、期限到客户体验和接触渠道;客户结构更加完整,从原有的核心大客户和高端个人客户到草根、农民。它的大数据大幅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融资过程变得透明,同时显著提升了信息交换速度,使得资金流通更加高效。”李振江认为。同时,与传统金融一样,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属性没有变,包括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变,金融服务的契约精神不变,以及金融固有的风险没有消除。
银行应加强主动资源配置 提升一站式财富管理能力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李振江认为,随着消费者的主权越来越受到尊重,消费者有更多的诉求和选择权,商业银行就该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增强需求管理能力,加强主动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核心是资金的‘融’和‘通’,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应从支付+融资的传统手段入手。”李振江介绍,在价值创造模式上,应从单一的服务转变为综合服务;在客户营销模式上,从坐商改为行商,在客户定位上,从精英逐渐渗透到草根。
  在中国银行副行长任德奇看来,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商业银行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创新服务能力以应对这场互联网革命。首先,要提升一站式财富管理能力,“比如整合私人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资源,引导消费者主动参与财富管理。”任德奇称。其次,要介入大数据模式,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银行通过海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更好地控制风险,还可以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还能提高银行审批效率。”第三,实现跨界融合。“介入互联网,发挥在资金流、信息流方面与银行的互补和协同作用。”第四个方面是搭建跨界服务网络,共同合作布局。
掀起财富管理制度革命 全民理财时代已经到来
  谈及我国财富管理的现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认为,我国的财富管理制度存在畸形,“主要表现在刚性兑付、过度依赖担保、几乎所有理财产品都是类存款产品、金融投资者的‘银行意识’法律保护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财富管理在国内都是富人的游戏这几大方面。”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就掀起了一场财富管理的制度革命,首先,股权众筹打破了刚性兑付;大数据金融和数字金融打破过度依赖担保,实现私人定制的财富管理创新;实现了“丝金融”,普通人也可享受金融服务;移动金融使得财富管理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成本;全民理财时代提前到来,产品混业、金融超市、养老金融等产品应运而生,大财富时代到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