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十八载 今朝终再相见
代学英找到烈士父亲墓地,位于滨州经济开发区人民陵园烈士墓区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代学英跪在父亲代登连墓前放声大哭。 本报记者 李运恒 摄
     本报6月22日讯(记者 李运恒 见习记者 刘哲) “我的老父亲,我来看你了!”20日下午,68岁的代学英来到滨州经济开发区人民陵园,哭着跪倒在父亲代登连墓前。6月初,本报刊登了代学英寻找1948年济南战役中失踪的父亲代登连的稿件。近日,在当地民政部门的帮助下,代学英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墓地。
  家住滨州经济开发区里则街道办事处堤口李村的代学英,今年已经68岁,1946年父亲代登连参加革命时代学英刚刚出生。代登连后编入华野十纵二十八师八十三团,但两年后也就是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失踪,1953年被追为烈士。“母亲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后来母亲去世了,我才开始到处寻找我没见过面的老父亲。”代学英说,虽然多年寻找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加上后来代学英从后代村嫁到堤口李村,寻找难度加大。
  “找到了!找到了!代登连的墓地找到了!”20日上午,堤口李村包村干部李峰与姜金辉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原来在滨州经济开发区人民陵园有一处烈士墓就是代登连的。经过当地民政部门确认,这块墓碑确实是为原惠民地区滨县里则公社后代村代登连所建。20日下午,在记者及当地相关部门的陪同下,代学英老人与女儿一起赶往烈士陵园祭拜代登连烈士。
  一进人民陵园,代学英就开始哽咽,等她看到父亲代登连的墓碑,人已经瘫倒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明天我就去给我奶奶和母亲上个坟,告诉他们我找到父亲了!”时隔68年,代学英终于完成了人生最大的愿望。
  滨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副局长周海江介绍,滨州经济开发区人民陵园始建于2011年,2012年6月建成,2012年8月31日正式揭牌启用,陵园除了服务当地百姓,也建有一处烈士墓区,包括当地籍贯的烈士314位,2013年初将烈士墓地搬迁完,代登连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烈士中像代登连这样的情况很多,战争年代很多烈士的遗骨已经无从找到。当时建立陵园时,考虑到很多烈士后代无法祭奠亲属,就开展了一次‘烈士回家’搬迁活动,把济南战役在内的多场战役中牺牲的本地籍贯烈士迁移到此,也是为了让大家铭记这些烈士。”周海江还说,陵园建成后与大部分烈士后代取得了联系,但由于代登连户籍变迁没能与后代联系上。
  为了方便后人祭祀,陵园中不仅有刻着陵园内全部烈士姓名的纪念碑,还为每位烈士设置了卧碑,代学英以后也可以随时来陵园内祭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