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毫米樱桃核上雕出弥勒像
“80后”小伙两年练就精湛雕艺
2014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客户个性定制的作品。
  直径5毫米的樱桃核雕堪称一绝。
   文/片 本报记者 白雪岩 本报通讯员 徐子棋 
  80后小伙朱雄英原本在建筑工地做一名技术员,从小喜欢刻刻画画的他两年前开始自学核雕,在没有美术功底、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如今他不仅能在橄榄核上雕出形态百异的十八罗汉,还能在直径5毫米的樱桃核上雕刻出憨态可掬的小弥勒,其微雕技艺令人称奇。
只要手一抖,整个作品就废了
  在朱雄英的家里,记者见到了他精雕细琢的各种“宝贝”,从十八罗汉到八宝弥勒、从奚仲造车到憨豆先生,其精湛的刀工技艺、奇思妙想的创意创造,将人生百态纳于方寸。
  在朱雄英众多核雕作品中,记者看到了几件让人叫绝的核雕作品,一颗颗比豆粒稍大的小弥勒,其细致立体的五官、憨态可掬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盈寸之间。“这是在直径5毫米的樱桃核上雕刻的。”朱雄英说,这个雕工挑战性很大,只要手一抖,整个作品就废了。因为樱桃的核不仅小而且也很薄,直径5毫米,核壁不足一毫米,往往在雕刻的时候很容易捅破。
  一个个普通的橄榄核,经切、割、钻、冲、剥……伴着纷飞的屑末,经过他那双灵巧的手,就会变成了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朱雄英说制作核雕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有选料、定形、雕刻、修正、打磨等几个环节,“雕刻时一定要心静,排除任何的私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微雕世界中。”朱雄英说,他的作品与传统核雕技法不同,他的人物作品脸部肌肉纹理突出、眼神犀利、表情丰富。以十八罗汉为例,记者看到他的素描本上“拙劣”地画着每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他笑言,由于没有专业美术功底,上面的草图只有自己能看懂。
从小喜欢雕刻,两年练成绝活 
  一件件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核雕作品不得不让人叫绝,但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样精湛的雕工是朱雄英仅用了两年时间练就的。
  朱雄英告诉记者,他小时就喜欢雕刻,那时候就用削铅笔的小刀常常刻小梳子等一些简单的东西。工作后,他在建筑工地担任技术员,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工作之余他还是坚持做核雕。“我从来没学过美术,也没有拜请过老师。”朱雄英说,有一次他在上网的时候,发现了很多人用橄榄核作原料,因为它比较平滑,后来他也开始在网上买。在雕刻过程中,为了将人物神情传达到位,他从网上下载很有特点的人物图片,自己慢慢摸索,有时,一个表情会研究很长时间。
  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和苦练,如今朱雄英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微雕技艺,他的取材范围也从桃核、橄榄核、杏核到枣核,再到现在直径5毫米的樱桃核。他的核雕作品也得到亲朋好友的认可,大家口口相传,更有人出钱收藏他的作品。朱雄英坦言,自己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现在橄榄核雕有刀工细腻的“南工”,有粗犷、写意的“北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南工”的基础上,创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工之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