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一河流千年
2014年06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流通和对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样的一条河,再次被拉到聚光灯下,它以它固有的价值,被推到了世界申遗的前台,并且在这个夏天,成功地让人们关注的,不再只有“世界杯”。申遗成功,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大运河的全部价值,但却是对它的一种极高肯定。
  人文齐鲁从3月22日推出“运河文化拾萃”专栏之后,已陆续发表了十余篇有关山东运河历史文化的稿件,作为编辑的我也从中慢慢体味到湮没在汤汤运河水之中的人文精华。京杭大运河如同一条流动的文化长廊,串联起了张秋、临清、魏家湾等历史文化名地,也会集了林则徐、郭守敬等诸多治河有功的历史名人;明清两朝,山东运河区域高中状元者竟达12人,几乎占据了同期整个山东省的半壁河山;清代著名的四大藏书楼之一杨氏“海源阁”就设立在运河沿线的聊城。走近桨声帆影的大运河,您会发现,这是一次厚重的缅怀之旅,一次浪漫的追寻之旅,一次经典的文化交流之旅。
  山东运河凿通至今已历七百余年,在运河申遗成功的今天,人们也许会问,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被视为京杭大运河瓶颈的山东运河都经历了哪些变化?我们能够“看见”的最早的山东运河是啥模样?看过B2版上的《谢肇淛,首个为山东运河立传的北河郎中》一文您就知道,要回答这类问题,唯一的途径便是农耕时代先人们留给我们的文献,而最早全面记述山东运河的文献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北河纪》,是在山东运河经历了三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由一位名叫谢肇淛的北河郎中写成的。
  运河两岸的城镇,很多因运河而兴,又随运河而被历史淡忘,张秋完全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镇,在明清五百年间历经了兴盛与繁华,最后又因传统漕运改变、运河淤塞而衰败,这种依靠单一外界条件的崛起,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一旦改变就会陷入困顿与挫折,而今天张秋古镇的重新规划,也让我们对它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正如《曾与苏杭齐名的运河名镇张秋》一文的作者郑民德教授所说,运河申遗9年终于成功,这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对于这么多年努力的国人来说,是一个回报与收获。与此同时,步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的中国大运河,更需要我们的关注与保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