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济南还接到11个求诊电话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6日,刘庆民在报告会上作简短发言。 本报记者 李飞 摄
     这两个月,刘庆民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尽管如此,刘庆民还是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乡医,来济南参加报告会的当天,他还接听了老乡打来的11个求诊电话。
  本报记者 李钢 李飞    
  
成了“名人”
激动也有压力

  “这几天,电视上播了我的事后,我的很多病人很高兴,说我成了名人了。”刘庆民说,他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的这些做法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这说明我做对了,而且乡里乡亲们高兴,也是因为这个。”
  “激动归激动,但也有很大的压力。”刘庆民说,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大家的关心。
  26日,刘庆民接受邀请,在报告会后作简短发言,因此跟随报告团来到了济南。尽管他没在家,但他的接诊电话却一直畅通,“今天还接了11个病号电话,我都安排好了,让留守在家的儿子妥善处理。”
叮嘱儿子儿媳
坚守卫生室

  由于曾患膀胱癌,刘庆民需要定期检查。“一个月前检查了,都挺好的。”刘庆民说,他会好好保重身体,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虽然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刘庆民还是很挂心卫生室的“传承问题”。“我一再对儿子儿媳说,一定要把卫生室当事业来做,一定要继承好‘先看病后交钱’和24小时接诊这两大原则。”
  其实,刘庆民的儿子儿媳曾想留在县城工作。“我爸让我们回那个偏远的小山村,我想不通,壮壮(刘庆民的儿子)也想不通。”报告会上,刘庆民的儿媳席丽华说,后来,他俩被父亲的坚持、乡亲们的赞许和期盼所感动,决定留下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