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实施残疾少年儿童“一康双学”关爱工程
300名重残儿童在家上学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邹城6月26日讯(通讯员 王昌军 徐峰) 邹城市启动实施残疾少年儿童“一康双学”关爱工程,对320名轻度残疾少年儿童实施随班就读,对300名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5.5%。
  邹城市高度重视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就学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实施教育惠民,保障教育公平,使教育惠民政策惠及更多家庭和学生。
  实施“一康双学”工程,把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纳入邹城市2014年为民办好 “十件实事”之一,并启动实施残疾少年儿童“一康双学”关爱工程,对320名轻度残疾少年儿童实施随班就读,对300名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5.5%。
  推广留守儿童“幸福套餐”,明确市、镇、村三级管理责任,实行“一对一”帮扶关爱制度,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关爱管理体系。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34所,成立留守儿童关爱站35处,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行动,引导800多名爱心人士主动担任“爱心妈妈”、“爱心爸爸”,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难题。
  制定《关于做好外来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纳入城区学校规划布局范畴,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全部安排在公办义务学校就读,按照学籍人数拨付教育经费,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