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三步走“小税种”做出大文章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主体税种是企业征缴纳管理的重点,重点关注是必然的,那小税种怎么处置?”“我认为小税种必须按照主体税种的管理模式进行。”6月23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组织了一场关于“紧跟政策变更,创新‘小税种’管理”的研讨会,来自市县公司分管税务管理的负责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山东省首家开展“小税种”管理创新的单位,青岛公司紧跟财税工作新思路、新动向和新要求,秉承“做实、做强、做优”的砥砺精神,超前谋划、大胆创新,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财税管理工作实现全面提升。
  做实“第一步”,梳理清查,夯实工作基础。从实际工作出发,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夯实“小税种”管理创新的基础。
  2014年以来,青岛公司紧抓“小税种、大管理”的管理理念,围绕“有重点、没盲点”核心要求,针对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从法规理解、制度体系、核算规范,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市县公司同步进行“小税种”管理自查,形成了《青岛市、县公司“小税种”管理自查报告》,全面梳理出疏漏问题3大项4大类共10余条。针对“小税种”自查结果,青岛公司邀请青岛坤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前往5家县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形成内容完备的调研报告,总结出涵盖“基础情况、实施问题、未来展望”3大项共25条调研成果。
  这些问题既面面俱到又细化到点,真正做到对问题“不顾惜”、对不足“不放过”,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做强“第二步”,制度平台,构筑涉税软环境。“小税种”一直是业务风险多发区,不规范操作、疏漏性问题等均增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必须做到专项管控、风险监督。
  第二阶段,青岛公司以“市县一体”为出发点,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在认真分析《自查报告》和《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小税种实务操作手册》,全面涵盖了法律法规介绍、标准流程说明、风险管控矩阵、典型案例分析等多项内容,为解决“小税种”管理问题提供了依据。
  制度实施需要体系的保障。青岛公司依托风险内控体系,将外部审计单位引入监督体系中,借助外部审计部门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视角,为制度的落实执行提供保障。
  做优“第三步”,实践推广助航效益提升。“小税种”管理创新是提升企业效益的“健康之路”,也是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市县一体”是“三集五大”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岛公司“小税种”管理创新的前进方向。第三阶段,青岛公司从“市县一体”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内容、不同重点,分阶段组织了专业培训,统一思想到公司发展的全局;同时,按照“大局一致、形式差异”的原则,分别指导县公司开展自身的“小税种”管理创新,探索形成满足自身要求的管理模式,为全面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王晓童 郑立平 张大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