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嫉妒谁
2014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蒋 硕 (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青未了·心理工作室”专家顾问团成员)
  “有个高中时代的女同学,最近和我成了同事。当年她高考考得没我好,只上了二本,后来不知怎么读了个研究生,耽误了几年才工作。现在她虽然学历高、被领导看重,但毕竟入职晚,级别比我低,人际关系也不如我好,对我嫉妒得要命,整天针对我。”
  “有个女同事老在工作群里说我是‘部门之花’,暗示我靠相貌上位,还整天问我体重多少、怎么保养皮肤之类的问题,问完就到处说‘哇,跟我一样重’、‘真青春啊,还长痘痘呢’。我们同事说‘可是她比你漂亮’,她又不爽了。我可从来没觉得自己漂亮,她嫉妒我干吗?”
  “我这半年业绩好,可能刺激到我们的组长了。这不,对我该奖的不奖、该提的不提。这种人,自己没本事、没自信,就知道嫉妒别人、压制别人。”
  “嫉妒这事多可怕!那些女同事凑一块就议论我,不知说些什么。我一出现,她们就假装没事人,还装模作样地跟我打招呼……”
  哦,嫉妒。这种情感与女性格外亲密,身处复杂职场的OL们,似乎有更多机会体验到它,并深受困扰。但是,等等,我怎么觉得你们的倾诉中藏着什么?好像有一点炫耀、有一丝迫切、有一些不安……到底谁嫉妒谁?能诚恳点告诉我吗?
  心理学中解释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被嫉妒煎熬的滋味不好受,除了在达成目标过程中受阻而产生的焦虑,嫉妒中还包含着对自身相对“不幸”或“较低”地位的认识,脆弱的人们,往往认识到这一点却不肯承认。那几位OL的倾诉,也许正隐藏着这样的情绪。比起嫉妒,人们更愿意自己是“被嫉妒”的一方,因为只有出色的人才会被嫉妒,而嫉妒首先是关注、认可。还有,嫉妒是一切不公正待遇最好的解释,只要说一声“她嫉妒我”,自己就占据了道德的高地,既委屈又伟大。
  所以,我才要问那几位OL:到底谁嫉妒谁。
  第一位,你大概察觉了老同学新同事“学历高、领导看重”的现状,由此判断出了她潜在的发展优势,才建立起了“针对”的关系。两个人相同质素越多,对彼此的差异越敏感,若被不相干的人后来居上,还不要紧,偏偏是老同学,就难以接受。不如先抛出嫉妒牌,奠定不可颠覆的高下地位,对不对?
  第二位,我猜你不怎么漂亮,赞美不足意淫补嘛。哦,你要生气了。但这是个善意的揭穿,免得你沉迷于“部门之花”幻象,就像天天兄弟说的“你以为你是校花,其实你是笑话”。 
  第三位,也许确有不公正存在,但比起不公正本身,你更介意组长,嫉妒她掌握着不公正的权力,对不对?
  第四位,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世界的中心,真的不是。即使你全心全意扮演一个被嫉妒者,人们的话题也不会永远围绕着你,不会。
  话说得残酷,但不会比现实更残酷。不论是谁,嫉妒或被嫉妒,都是一种强消耗。对某人某事过于强烈的注意力投射,往往会屏蔽其他客观信息,影响你的判断与行为,更不用说恶化你的情绪。不要再浪费时间辩论或辩解,从现在起,选择更好的方案:谁也别嫉妒谁了。
  做得到吗?当一种情绪油然而生,我们无法将之完全免除。但我们可以尽量消减它出现的频率、强度,或在它出现后有效化解。如果你想尝试,看看这三点:
  首先,记住,在职场上出现的,应该是OL的“职业角色”而非原生态的“女性角色”。试着给自己合理的角色暗示,用角色去思考与行动,而不要投入太多个体情感。动不动就扯出“嫉妒”,其实有点幼稚。
  其次,去中心化。这是心理辅导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要知道,最关注自己的永远是自己,你是这样,别人也是。所以,要提醒自己“别人没那么多时间注意我”,去除人际关系中的妄想成分,你也许会有点失落,但也会更真实和轻松。
  最后,保持客观、平和、宽容的态度,如果能用这样的态度衡量自己和他人,那你的收益,就不仅仅局限于职场了。
  谁也别嫉妒谁。OL们,祝愉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