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级美洲队核心球员多是欧洲造
借欧洲的“鸡”下美洲的“蛋”
2014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带领阿根廷、巴西、智利前进的梅西(左)、内马尔(中)、桑切斯(右)其实就是巴塞罗那的三叉戟,他们在俱乐部调教下通力合作,也各自在国家队大放异彩。
     当欧洲水手将足球带到神秘的美洲大陆时,他们或许不曾想到,美洲足球会如今天这般强大,占据了世界杯16强的半壁江山。
  从扎根美洲起,现代足球便在欧洲与美洲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欧洲这一脉,秉承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的“理性、务实、严谨”等理念,在经历了数度战术体系革命之后,足球已像专业仪器一样精确,但同时显得冰冷;美洲尤其是南美这一支,则充分发挥足球运动速度快、对抗激烈、参与人数多又可以充分张扬个性的特点,张力十足。
  在欧洲与南美对抗了19届世界杯后,本届巴西世界杯成了参赛队扩军至32支以来,美洲球队进入淘汰赛最多的一次。有人说,世界杯,变成了“美洲杯”,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只是一个表象,在其背后,隐藏着南美足球全面向欧洲靠拢“投诚”的影子,一旦南美足球完全丧失传统的风格,他们将彻底沦为欧洲的附庸,那将是美洲足球巨大的悲哀。

  本报特派记者 李志刚
叶嘉利 6月28日发自巴西  

10支参赛球队
8支晋级

  欧洲对抗南美,一说到美洲豪强,我们就会想到南美传统三雄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其他球队总是让人感觉“低几个档次”,难以与欧洲一流强队抗衡,甚至有人说,在整体水平上,美洲比欧洲要落后十年乃至二十年。而在本届世界杯上,除了传统三雄依然稳定之外,其他美洲屌丝球队也都上演逆袭的好戏,实现了神奇的咸鱼翻身。
  智利在出线的情况下0:2败给了状态火热的橙衣军团荷兰,这在六支南美洲球队后两轮的12场小组赛里,可怕的南美人唯一输掉的一场;乌拉圭硬生生地踩着意大利人的肩膀突围暂且不论,缺少了法尔考的哥伦比亚稳稳地晋级,似乎意味着一支新锐豪强业已诞生;南美球队中唯一没有出线的厄瓜多尔,也是以1胜1平1负的战绩昂首出局;中北美的哥斯达黎加击败了两支前世界冠军乌拉圭、意大利;墨西哥、美国也都有惊艳的演出;只有洪都拉斯因为实力所限,未能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10支球队参赛,8支球队晋级,美洲球队上佳的表现,让人不由得再次感叹这片大陆的神奇。
凡是美洲球队
都是“主队”

  美洲球队为何能有如此神奇的发挥?要知道,这是世界杯自1998年改制为32支球队参赛以来,美洲球队从小组中突围最多的一次。1998法国世界杯,有5支美洲队伍进入淘汰赛;2002韩日世界杯、2006德国世界杯,均只有4支美洲队伍突围;2010南非世界杯,这一数字变为7支;如今则是8支队伍晋级16强,恰好占据了半壁江山。
  很多人都谈到,“天时地利人和”给予美洲球队巨大的力量。据一篇科普文章介绍,巴西纵跨40个纬度,包含了10种不同的气候。而本次世界杯,巴西安排了12座球场,正正好好分别散布到各种不同的气候区里。对于欧洲球队来说,在绿茵场上的竞技之前,首先要通过生存大挑战。美洲球队近水楼台,对巴西的适应能力显然更强。本届世界杯,但凡有美洲球队参加的比赛,现场比赛氛围便没得说。几乎每支美洲球队都享受着东道主般待遇——美洲不同的国家之间,也许会有冲突、龌龊,但在面对“外人”时,便会紧密地团结在一体,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甚至可以上溯到数百年前南美独立运动先驱玻利瓦尔那里。
  早在19世纪初期,玻利瓦尔就曾大力呼吁南美大陆统一起来,虽然这个目标最终没有实现,但相似的反殖民独立经历还是让大多数美洲国家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2004年南美洲国家联盟成立,目前共有12个成员国和2个观察员国,在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美洲“供应商”
也有自己的算盘

  随着职业联赛在足球中的影响,如今世界杯几乎成为了职业联赛化整为零、重新组合之后的展示。随着职业联赛的发展,如今美洲球员成为了欧洲足球最大的“供应商”。不仅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传统球员输出大国,近年来,包括美国、哥斯达黎加等中北美洲在内的整个美洲,足球运动更加普及,更加重视青训体系的建设,他们同样“借鸡生蛋”,将青年才俊送往欧洲各大联赛“深造”。
  如果说原来美洲球队有什么痼疾的话,那就要说他们的球员自由、散漫、场上纪律差、战术体系不严谨。欧洲足球在整体上领先美洲的,主要体现在战术水平,而不是球员个人能力上。如今,经历了欧洲“深造”,战术、整体、纪律等理念已经深入到美洲球员的骨髓之中,他们所在的国家队从中更是受益匪浅,正因如此,所以才能出现智利用西班牙式的战术击败西班牙、哥斯达黎加比意大利还会打防反等经典案例。
功利逐渐横行
原始风格渐失

  单从目前的成绩来看,美洲球队十支球队参赛,八支队伍晋级十六强,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有人在为美洲足球欢呼,但同样有人从中看到了不好的苗头——如今的美洲球队日益“欧洲化”,他们甚至比欧洲队伍还要功利、还要务实,其原本华丽、风骚、自然天成的风格,一点点消失,连赖以为基础的花哨技术动作都没有几名美洲球员可以完成。而原来,我们喜欢美洲队伍,就是因为他们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代表着为自由而战、不向顽固势力屈服的精神力量。
  美洲文化,尤其是拉丁美洲文化,本来就是奔放、自由、热烈、随性的,在这种土壤上诞生的足球,也是率性、风骚、色彩斑斓。就像美国NBA篮球明星往往来自街头一样,拉丁美洲的足球天才大都出身贫民窟,近乎“野球”的成长环境,让这些球星更加注意个人盘带、控球等技术,并疯狂地享受“穿裆”所带来的巨大快感。
  足球,首先要漂亮,这是正宗的南美风格;足球,第一要争胜,这是标准的欧洲路子,不幸的是,现在严谨得近乎可怕的欧洲体系,正在改造甚至阉割南美足球。欧洲足球如今更加依靠整体、依靠完整的数据分析,而不是“人的力量”,美洲球员的“独”、“即兴发挥”首先在欧洲不被允许,他们慢慢地越来越适应这种“约束”,甚至把这种“约束”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
 美洲球队成绩越来越好,但美洲足球的精髓却一点点消逝。这是美洲球队的荣耀时代,同样是美洲足球的悲哀时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