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最繁华的时候慕名而来,沿运河而生,沿运河而居
“闸上人家”成了运河守护人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临清元代运河。
     今年53岁的王福明以前家住元运河的会通闸上,去年因为申遗搬离老家,王福明对大运河的感情依然没变,自愿成为一名运河巡视员,发现谁家往运河倒垃圾、破坏运河,他都会第一时间制止。
  王福明居住的会通闸在元运河上,这段河道从邱屯枢纽至临清闸,长1.2公里,是临清列入申遗名单的两段河段之一。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杨淑君 王传胜    
鳌头矶:将运河一分为二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这是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登临鳌头矶留下的诗篇。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介绍,鳌头矶是一处重要的水利水工设施,“元末明初,元运河河道远远不能满足运河繁盛的漕运,河道上经常堵船,为了疏通交通,开凿了明代运河。这样,由明运河和元运河两条河道分担漕运船只,解决了堵船的问题。而鳌头矶正是分割开元、明两条运河的枢纽。”
  现存的鳌头矶是一处错落有致的小建筑群,供奉着道教、佛家的几位尊神。在鳌头矶大门前,魏辉指着东面的土地,“现在这一片的地下还有当年分割元明两条运河的矶石,规模宏大、非常壮观。在鳌头矶前,会通河一分为二。”
  几百年走来,真正承担水利功能的鳌头矶已经掩埋在地下,但这一名字却成为这一片地方的地名,这一处的庙宇也以此命名。
在运河最繁荣时慕名而来
  鳌头矶北面,是已经有近千年高龄的元代古运河。记者遇见王福明时,他正骑着自行车巡视运河,“刚遛了一圈,没看见有垃圾。”一年前,元运河两岸清理、部分住户搬迁,王福明一家搬离了住了几代人的会通闸。
  继续西行,在紧靠卫运河大堤的地方,见到了另一座元代古闸——临清闸。这是素有“闸河”之城的会通河上的最后一道闸。
  “我们在这里有四代人了。”五十多岁的王立柱从临清闸东侧的一户人家走出来。附近住户最早的一辈往往是临清段运河最为繁荣的时期,他们大都是“慕名而来”:沿运河而居,沿运河而生。
  修复过的临清闸放置了隔离墩,“你看这桥闸现在修得多好!”王立柱指着隔离墩说,在自己家门口,就算不放,谁破坏这一点,他也不会同意。

闸上人家:闸亮堂了,心里越来越舒坦
  “我们家在会通闸上住了四代人了。”王福明的母亲石爱荣今年79岁,“我们好几代人都是在闸上做小本生意,卖手擀面、卖蒸包,四代人了,没有富了哪一代,但也没有哪一代饿了肚子。”
  一年多以前,元运河清理,当时七八户人家住在会通闸上的居民被要求搬迁,“当时很不愿意啊,都在闸上住了好几辈儿人了,可是现在看,河这么干净了,闸也更亮堂了,心里就越来越舒坦了。”
  石爱荣说,当年,因为在会通闸上住,这里也就是他们的家。“有时候有人到闸上来撬石头,要带回自己家修房子,我们就不让动,说这闸是河上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不能随便挪动。”当时因为护闸,闸上人家跟周围部分居民都闹了矛盾。
  虽然是小本买卖,但他们家的小餐点也有自己的字号,“叫‘寻香斋’,是从我曾祖父那一辈有的字号。”这么文雅的字号,并不是王福明祖上自己取得,“我祖奶奶做生意的时候,天天卖手擀面、卖蒸包,因为是回民手艺,很多人来吃。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来了几个小兵,当时一位在我们家摊上吃了半个月饭的先生突然拿出一个令牌,那些当兵的看到令牌就灰溜溜地走了。祖奶奶记得这位帮忙的人在自家吃了半个多月饭。后来才知道,这是河南信阳来的一位大人,据说是专门负责运河上往北京运送水银的官员。”而王家“寻香斋”的字号也是这位大人给取的。
  “现在不做面了,也不卖蒸包了,都干不动了。”石爱荣依旧住在运河边,只是从闸上搬到了中州古城内的小街巷里。而儿子王福明开了一个小饭馆,继续着这家人几代人沿袭下来的家族小事业。守望运河,已成为石爱荣的心愿。“外面再好,也不愿意离开这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