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润质朴 雅意蕴藉
——陈戈国画艺术赏析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陈戈,号梦佛,别署苇渡草堂主人。男,汉族,1969年生,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专双学历。先后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霍春阳工作室,文化部美术创作基地任之工作室及中国美院。作品曾荣获国际陶瓷琉璃节书画大展一等奖,纪念反法西斯暨抗战胜利45周年书画大展一等奖,纪念孔繁森全国书画邀请展优秀奖,入展山东省第二届青年临摹展,山东省第七届青年展等。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淄博民进画院特聘画师。
十年前和陈戈初次认识的时候,只知道他搞书法,还练太极拳,那时候他和当时许多玩艺术的青年一样蓄着长长的胡须,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时尚”气息,我当时对他的这种“形式主义”有点不以为然。后来随着接触得增多,他竟然不知不觉中剪掉了他的美髯,变得非常平实,焕然一新,我很惊讶他在形象上的返璞归真。随着慢慢的了解,我发现其实在艺术上,陈戈是一位很虔诚的追梦人。
陈戈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特别是书法。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坐在门口吃饭的小石桌上练习一番,父亲就是他的启蒙老师,而自家床板上的山水画,也成了他的临摹画册。1989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书画学习,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学习书画之路,并于1994年到1997年间自考了山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专业文凭。1998年至今,他从事美术教学之余不忘创作,致力于对中国画的学习研究,先后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进修学习,墨彩飘香的校园里留下了陈戈不断求索的身影……对走上艺术之路20余年的陈戈而言,理论支撑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自己对艺术的一份理解,但不能忽视精神上的依托。作为一位画家,只有抛弃尘世的浮华,耐得寂寞,才能修成正果。
陈戈学画之初是从《芥子园》开始的,继而沉醉于八大、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等诸家。后来受教于霍春阳、郭石夫、任之、陈绶祥等当代名家,诸位先生的绘画理论对其艺术上的成长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作用。他一面勤于治学,历史、诗文、书法全面涉猎,广收博采,始终把握中国画的传统精髓;一面融古通今,深入生活,悟道自然。尤其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喜爱和长期练习太极拳的经历,以及对生命哲学中“安舒”“心静”“意气”“阴阳”等要义的感悟,使他对把握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和领略笔墨精神,比其他画家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陈戈用线的组合来写紫藤,笔法取之于古,又脱之于古;用笔大胆、奔放、痛快;画面浓墨线条时而作狂草运行,时而作泼墨洒就,泼墨之处似涨非涨;狂草之处畅而不滑;线条力透纸背,遒劲苍辣,淡线枯而不涩,细而不软,穿插映带,纵横交错,繁而不乱,淋漓酣畅,尽显“万岁枯藤”之生命气象。陈戈画的花,俏而不弱,大气,有现代人对色彩的敏感性,亮丽而不轻佻;继承传统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又有明显的创新意图,自然地流露出其清新而跃动的生命意识。他的画构思立意平实而不求奇异,文质彬彬,显现了为人的中庸厚道。他画兰竹合乎规范又不为规矩所囿,基本上是传统一格中表现现代人的笔墨精神。他的花鸟画既清新雅逸,又苍润质朴,向人展示一种博大情怀,尽情地抒发由自然造化引申而来的内心情境。陈戈正是在传统的方式中用自己的笔墨连接那些符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而在这一方式中演绎现代的人文情怀。
陈戈现在的画风除受中国传统绘画和文人画的影响外,更多的是自己淳朴、雅淡的个性使然。这种个性陈戈是通过豁达胸怀、虚静清明来实现的。这不只是技巧功力使然,而是思想的造化。正如《庄子·天道》所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以虚静推于天地,通力万物,此之谓天乐”。陈戈是在这种思想境界中慕学者风范,取大师之长的。多少年来,他潜心画艺,志存高远,不逐名,不趋利,认认真真绘画,踏踏实实做人,真正实现了一个文人画家对中国画的理想追求。
(刘小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