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临清城内有81条街巷
古街古巷记录活态运河史
2014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考棚街上的临清县治遗址,这里可以说是临清的“文昌阁”。
  临清竹竿巷。
     鸟瞰临清城,两条运河一撇一捺,像“人”字形一样,将临清中洲古城包围其中。品味临清古文化,一定要逛一逛古街巷。走进临清的街巷胡同,就是走进了临清的历史深处。古街古巷就是一部临清城市的发育史,那灰墙灰瓦的四合院落,那圆滑闪光的青石古道,写满沧桑,透着古朴。
  文/片 本报记者 杨淑君 王传胜 凌文秀          
【商业街区】 31条街巷以手工业命名
  临清古街巷大多依运河的流向而设,宽窄不一,参差错落,古朴无华。 当地运河文化研究专家马鲁奎介绍,临清街巷发展主要是傍运河,逐渐向四周辐射。古街巷大致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泾渭分明。   
  据记载,明清两代,临清城内有81条街巷,其中以手工业命名的街巷就有31条。有竹竿巷、果子巷、箍桶巷、白布巷、纸马巷等,这些街巷久经沧桑,现已面目全非,但在他们的名称里仍然能够感受到其浓郁的商业气息。   马鲁奎说,南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也在这些巷子里落地生根,对临清人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临清本不产竹,所需竹子等都由运河从南方运来。各种竹子编制的生活器具,如竹篮、筛子、箩筐、晾衣竿等都成为临清人生活的必备用品,逐渐巷子里形成了专以生产竹竿和竹制品的手工业集散地,因此像竹竿巷这样在南方才有的街名也出现在临清了,并且几百年一直不衰。
  另外一些因是生活用品销售地得名,如锅市街、碗市街,因最初卖锅碗而得名,后因日渐成繁华商业区的中部,其他各种商品都在这里设店出售;小市街因有店铺上百家,主要经营古玩、金属器皿、粮食、木材和估衣等,像个小市场而得名……   

【漕运街区】 印证“天下粮仓看临清” 
  临清在明清时期有五六百年繁华,它曾以漕运咽喉、军事驻地、商业都会著称于世。临清作为漕运咽喉,担当着运皇粮的重任,留下大量和运皇粮有关的街巷。   
  马鲁奎介绍,“天下粮仓看临清”,运河粮仓淮安有、济宁有、通州也有,但临清粮仓最大。其它粮仓只是运皇粮,临清粮仓不但有皇粮、还有地方粮仓及部队军粮。   
  临清粮仓在城市西北角,占砖城四分之一。最重要粮仓在以马市街为轴心的几条巷中。那里有条碾子巷,即在交粮时,粮食里有土气、草屑,可在这晾晒,用风车摇一摇。   
  另一条巷子叫御史巷,是由户部、工部、中央派来御史们为管理这里形成的巷子,现在还在。御史巷对过有条巷子叫后营巷,主要是警卫部队,保卫军仓。   
  旁边有条胡同叫“纺吉巷”,因当时棉花是从印度、波斯传来,明代叫“吉被”。可看出,纺吉巷里主要用来纺花,织被,做军装。这条巷子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即军用被棉。   
  现在明史专家,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他写的一篇文章《明代忠臣》中说“临清对于国家的粮食重心好象是一个储水器。跟长江关系一样,丰水时它能够储纳;枯水期时它能输出,能保证国家供应;保证机关,行政部门,军队,地方供粮。”  

【独特韵味】 “耳朵眼里跑马,墙缝里走人” 
  临清街巷受运河曲折走向和空间限制,具有典型南方巷子曲径幽深而狭窄的特征,七弯八拐,分不清方向,生疏者走进去半天钻不出来,有的巷子窄得只能容一人行走。 
  临清有句俗语叫“耳朵眼里跑马,墙缝里走人”,乍听令人诧异不已,其实“耳朵眼”是临清城里从纸马巷通往锅市街一条小胡同的俗称,巷子虽极窄,但人骑马还可从里面通过,若想挑个担子、推个车就甭想过了。“墙缝”则是条更小的胡同,其“墙缝”之名,就是因里面窄到像墙缝一般,两人对过需侧身才行。其他很多这样的巷子、胡同也被形象地呼作耳朵眼、墙缝、夹道、豆芽等名。     
  以制作马桶闻名的箍桶巷产生过程也非常有意思,足以证明江南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临清人改变。马桶原来是只有南方人才用的东西,也是从运河上来的江南船家的必备日常生活用具。随着船家往来,南方、北方客商相互通婚,马桶也随着进入到临清日常生活之中,并随着需求旺盛产生了专门手工行业。 
  至明宣德年间,临清这些箍桶木器作坊已有几十家,并集中在一条街上规模经营,因此这条街就被俗称为箍桶巷了。如今临清箍桶巷依然存在,加工的木制品也依然畅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