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组织的济阳大米直销会(资料片)。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本报通讯员 马琳
本报记者 梁越
“济阳黄河大米”品牌享誉国内,由于人工水稻种植业费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水稻种植面积连年锐减。为保护“济阳黄河大米”品牌,县农机局争取各级财政补贴资金150余万元,推广水稻育秧、插秧、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
去年水稻 种植面积仅1.7万亩
济阳毗邻黄河,水利条件得天独厚,能够实现黄河水自流入田,所以拥有近40年种植水稻的历史,种植面积在鼎盛时期达十余万亩,独创了享誉国内的“济阳黄河大米”品牌。
黄河大米米粒晶莹透亮、软筋香甜,有“一家做饭,十里闻香”之说。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全程人工水稻种植业由于费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正在逐步被淘汰,致使水稻种植面积连年锐减。
“2013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仅剩1.7万亩,而且仍呈下降的趋势。”县农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机局150余万 推广机械化生产
为了改变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保证水稻种植面积,节省种植成本,县农机局多方筹措,共争取各级财政补贴资金150余万元,实行省、市财政资金累加补贴,用于推广水稻育秧、插秧、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保护“济阳黄河大米”品牌。
据悉,传统的手工插秧一人一天最多只能插半亩地,雇用人工费一天要140元左右,加上伙食费,另外还要专人提苗、运秧,一亩地人工插秧成本在300元以上。而在水稻农业机械化生产中,以现在普遍使用的8行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为例,一小时可插秧4—7亩,一台插秧机一天平均可插秧50亩,收费每亩仅在22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每亩至少节省80元左右。
同时,机械插秧具有返苗快、分蘖早、有效穗多、不易倒伏等特点,且通风透光,光照合理,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用量,减少污染,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大米品质。
整个项目 计划6个月完成
为了有效推进项目的实施,县农机局农机推广站经过认真细致地走访调研,选定济阳街道办事处徐家湾、王集、苇园三个村的三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补贴对象,计划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整个项目。据悉,每个专业合作社当年将完成育、插秧面积500亩,整体推动三个村的3100亩水稻(徐家湾800亩、王集950亩、苇园1350亩)采用机械插秧,三年后,计划恢复济阳街道办事处水稻种植面积3万亩、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带动全市恢复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使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0%。
为了调动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县农机局今年上半年共利用省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水稻生产机械进行重点补贴34.5万元,另外还专门争取市级资金120万元对购买水稻插秧机的专业合作社进行累加补贴,总补贴比例达到插秧机价格的7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