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都有京剧票友在运河文化广场献唱,听戏的市民特别多。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杨淑君 王传胜
临清是中国北方曲艺发祥地之一,山东快书和临清时调就发源于此。临清的市井文化至今依然兴盛,其中以业余京剧演唱最为著名。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在大街小巷、桥头路边、公园广场、茶楼酒肆,都能听到抑扬顿挫的京腔京韵。
而临清也是众多曲艺发扬光大的地方,古筝第一名曲《渔舟唱晚》的作曲人就是临清古筝名家,金郝庄镇金西村的金灼南。
《渔舟唱晚》作曲者是临清人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舟唱晚》早已成古筝第一名曲,海内皆知。却鲜有人知,这首名曲出自临清市金郝庄镇金西村的金灼南之手。
临清东北的金郝庄镇,几百年来孕育出无数的书法家和古筝家。古筝演奏传统由来已久,据艺人年谱追溯,这一带的古筝即以声纯韵正而闻名,世称“金派”,距今至少有二百年的历史。
史载,清末,为鼎盛之时,全村有掐筝者10余名,其中以金灼南成就最著、声誉最隆。他以其文雅、洒脱、朴实、细腻的风格在筝坛独树一帜。凡闻其演奏者,无不为那深邃幽旷的音韵、细腻迷人的情趣所陶醉。
临清市运河研究专家马鲁奎介绍,《渔舟唱晚》是1912年辛亥革命后,推倒满清帝制的时候,金老欣望中国有了转机,借着渔人的幸福生活写的。根据老八板的部分音调,扩展为三大段,把各种技巧手法运用于此曲之中。
临清京剧票友们的热情延续了几百年。
下午的运河文化广场,烈日炙烤着大地,远远听见运河文化广场上传来的唱和声和观众们的鼓掌叫好声。广场的树荫下,票友们正在表演。
广场马路对面,挂着一个古香古色的“京剧茶社”牌匾。“茶社四五年前关闭了。”临清市文广新局局长王兴刚说,京剧茶社刚开时,特别火,爱听戏的临清人买一壶茶、听一晌戏。但渐渐的,剧院的戏唱遍了、听戏的人听遍了,没有流动人口的支撑,仅临清这点人口,茶社难以为继。
明清两代,临清人爱戏到了痴迷的程度,有“宁舍十亩地,不舍一出戏”之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临清的戏台、戏楼、戏院就有40多座。临清人爱唱戏,爱听戏,并有一定的演唱和欣赏水平。
此外,著名京剧剧目《陈三两爬堂》、《连升三级》、《九江口》等,都是根据以前临清的人或事创作的。
宁舍十亩地,不舍一出戏
从艺妓“窑调”到“临清时调”
时调,也叫时曲,意思是时新的曲调,是从民间小曲、小调、民谣发展来的一种说唱艺术。早年间烧砖瓦的窑工所唱的时调,俗称“窑调”,后来妓院妓女唱的时调也叫“窑调”,女人缝衣做鞋时靠在山墙头唱的时调,叫“靠山调”,又因为伴奏乐器多是丝弦,所以也称“丝调”。临清时调到现在有六百年历史。当时称小曲,流传很广。
元代以后,随着会通河的贯通,临清逐渐进入鼎盛时期,传说晚上会有上百只船停靠岸上,商人们上岸听曲看戏。临清就出现了艺妓群体,比如竹竿巷曾有个富春院,代表艺妓李翠平人送外号“陈三两”,即所要字画需要三两银子。艺妓们唱的曲牌都是临清小曲小调慢慢发展来的,当时叫“窑调”。
清末有人把窑调的内容从表演荤段子为主变成演绎家长里短。
解放后,又有人用曲调编些时事,慢慢发展成临清时调。现在临清的时调艺人们用原来的曲牌填些当下的生活内容,比如《大实话》、《好一个临清城》等。
目前,临清时调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演唱剧目。临清时调同鲁南五十调、淄博俚曲并称山东三大演唱曲调。《临清时调音乐》、《临清琴曲音乐》等20首乐曲载入《山东地方曲艺音乐》。
清代小说里的 临清快书艺人
经多方论证,临清已经被确定为山东快书的起源地,作为历史的见证,高元均的半身汉白玉雕像安坐于临清大众公园内。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生动地写下了民间艺人白妞、黑妞在济南大明湖畔演唱鼓书的情景,而白妞、黑妞正是从临清运河飘荡而来的。
关于山东快书何时起源,并没有文字记载。目前公认的是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的落第举人李长清等人。据老艺人相传,清道光六年(1826年),十多个名落孙山的书生,在返回家乡路过临清时赶上下雨,让他们更郁闷,只能借酒消愁。为发泄胸中的愤懑,表达惩凶除暴的愿望,他们就用民间流传的武松的故事做题材,你一言我—语,此一段彼一事地凑衍编写了一个武松故事的演唱本,演唱本编写完毕后,作者之一的李长清把它带回茌平老家,传给他的表侄傅汉章。
十年之后,在曲阜的孔林前“林门会”上,傅汉章正式开场说书。后来,傅汉章传艺于赵震及弟子魏玉河,山东快书就演化成两支,一直流传至今。
从1940年开始,高元钧开始致力于山东快书语言的净化工作,提高了传统节目的艺术质量,并借鉴相声、京剧等艺术,加强了山东快书的艺术表现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