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幸福还给母亲
2014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鲍海英          

  母亲是位农村妇女,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五十岁前,她甚至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子。
  可我有了儿子后,就央求母亲到城里来,理由只有一个,帮我带孩子。
  城市里满眼都是高楼、汽车和纵横交叉的马路,对母亲来说,是一种痛苦。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一户挨着一户。有一天做饭,家中恰巧没有盐了,母亲说,我到对面那家去借点盐,那家姓啥啊?我怎么没见对门邻居来串过门啊?我赶紧说,我也不知道。放下盐勺,母亲的脸上满是惊讶和失望。
  母亲到城里帮我带孩子,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自于邻居之间不能串门,来自于她和父亲短暂的分离,还有老家的那些乡亲以及地里的庄稼和她的小菜园。
在我家里,母亲与外界唯一能接触的,就是我家客厅里的那部电话机。每次电话响起,母亲都会精神一振,当然电话基本上都是找我和妻子的,因为打我家电话的人,除了老家的父亲,没有人认识我母亲。有时候,电话响了两三声,我故意慢腾腾的,这个时候,母亲就会迟疑地走过去,拿起电话,如果不是父亲,她往往也是应上一句后,便把话筒传到我或妻子的手上。我与人通话时,母亲总习惯于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听我绘声绘色地讲着,这个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眼里常是一片久远的空白。
  母亲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有一次打完电话,我突然像明白了什么,对母亲说:“刚才是邻居打来的电话,她夸您老身体好呢。”其实,邻居根本没说这些,我只是想让母亲知道有人惦记她。没想到,我发现母亲的眸子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那一刻,我终于懂得母亲在希冀什么,虽然我家房子装修得富丽堂皇,可对母亲来说,没有了邻居的来往,没有了泥土的芬芳,这房子也只能算是一个精致的鸟笼,如果不是为了帮我带孩子,母亲一定不会答应来到城市,她心中一定在渴望能够早日回到农村老家去。
  在办公室,我把我母亲的故事说给同事听。同事告诉我,她的妈妈和我的母亲差不多,也在帮她带孩子,虽然妈妈每天总是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但很明显,她脸上的笑容像是挤出来的。说完,同事的眼眶里居然有了泪水。
  知道母亲不愿呆在城市里,可又要帮我带孩子,我只能发动老家那些亲戚,请他们晚上轮流往我家打电话,和母亲叙叙旧。那天晚上,我家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过一听是舅舅,便急切地叫道:“妈,您的电话,有人找你!”
  母亲似乎不太相信,她的眼里满是惊喜和疑惑。当我再次告诉她,电话是找她的,她才半信半疑走过来,把听筒靠近耳边,我发现,她拿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那一刻,我一个人走到阳台上,面对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我决定,从明天起,我要自己带好小孩,让母亲早日回到老家去,我要把幸福还给母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