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崔正华
有一天楼下爱钓鱼的邻居,送来一碗小海浮,说是他钓的鱼,甭嫌小,炸着吃。我千恩万谢地送邻居下了楼,回家看着碗中的鱼,想起了我少年时的逮鱼生活。
十五六岁的我,身下有两个弟弟,住在烟台西郊夹河旁边不远处。自小便常到河边,摸小蟹、捉小虾,有时顺着河边玩到海口。那河水弯延地流淌在平坦的大地上,一会儿向东挖了一个漩窝,一会儿又向西流到平川。漩窝处水深,不敢下水;平川处水浅,是我们玩水戏鱼的好去处。
再大一些,看到别家大人,用网拉了些小鱼,很是眼馋,就嚷着母亲,我们也织块小网拉小鱼吧,我们都会游泳,路途又熟,放了假没事拉鱼吃。
母亲答应了。就到海上(当地叫市里)渔具店(北马路一带)买了一斤丝线,置了些配套用品,托邻居给织了大约有八十多厘米宽,五六米长的一块小扣网。自己动手,先用桐油油了一遍,抗磨。镶上浮,镶上垂;绑上竹子棍,拉绳,一具轴棍网就成功了。
春天,河边、海口是没有小鱼的。我们的网小,最多能拉到齐腰深的水,正符合河边拉小花鲇子,个别拉个鱿鱼,小梭鱼;海边拉小偏口,小海浮。
秋天,有小鱼了,但也要赶潮水。赶上上半夜,将近枯潮底的时候。(据说这时鱼多)半圆的月亮,照在偏西的天空,昏暗的月光,并不能给我们拉鱼带来半点光亮,却使人感觉更加凄凉与恐惧。一望无涯的天空,茫茫无边的河岸和沙滩,几个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是要有坚强的毅力和胆量的。
下网了,三弟在下游留头儿,我向深水里走,网围成半圆时,他在浅水向上拉,我在深水向上拉。走上约十米至二十米,他慢拉,我就向岸上拉,要快。我和他平行时,猛地围上岸,用手快速拾起竹竿,立在岸边,水退了,鱼落在网兜里。这时四弟在岸边跟着我们跑,他小,提着马灯(一种马车上用的灯,也叫保险灯)搀着鱼须笼(盛鱼的筐,上口小,肚大,柳条编成)。我们一上岸,他就要赶到。灯笼有了大用处,照亮,捡鱼。小鱼一蹦一蹦的,那心情如同天大的喜事降临,一面捡,一面自语,不少,不少,每网都这样,须笼早早就满了。一网接一网,哪一网也有清水网,一条鱼也没有。越鱼多,越爱拉,鱼少了就不爱拉了。
收拾行囊回家,月亮已经湮没在西边的天际。天更黑了,顺着来时的小道,三人一边走,一边壮着胆子说笑着。疲劳的人们早已走进了梦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